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亦有可聞:椰 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5-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海南的椰子演繹出百般風情。 網上圖片

青 絲

 少時看描述南亞熱帶風情的連環畫,椰樹是標誌性的植物,那高聳筆直的樹幹,樹上穗結如連珠的果實,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在交通不暢、人員往來稀疏的過去,想吃到椰子並不容易,我直到二十歲都沒有見過真正的椰子。

 不過,我對椰殼製品卻不陌生,幼時隨父輩到工地上玩,工人吃飯用的碗,都是用椰殼做成的,結實耐用,磕摔不破。至於以椰殼製作食器,也已有了上千年的歷史。晉人嵇含的《南方草木狀》載,椰子古稱「越王頭」,傳說古林邑國與越國有宿怨,林邑王派遣刺客,趁越王酒醉,斬其首而回,懸掛在樹上,久之遂化為椰子。林邑王猶未解恨,命人剖以製成飲器食器,後人效仿,沿襲成俗。這種傳說當然不足以信,但從中也可以看出,漢時中原人士對椰子的認識,也是不甚了了。清人李調元的《南越筆記》載,漢成帝立趙飛燕為皇后之後,趙飛燕的妹妹趙合德獻上許多珍奇用物,其中有一張用海南椰葉織就的涼席。可見在西漢,中原之地不僅椰子,就連椰葉也是少見珍異的東西,想來就是因為交通不便、難以運輸之故。

 因傳說中,越王是在酒醉後被殺,故椰汁也被認為有酒味。《桂海虞衡志》曰:「皮中子殼可為器,子中瓤白如玉,味美如牛乳。瓤中酒,新者極清芳,久則渾濁不堪飲。」蘇軾晚年被貶至海南儋州,見當地人款待賓客,就是以檳榔代茶,椰汁代酒,他嘗覺而美,寫詩讚曰:「天教日飲欲全絲,美酒生林不待儀。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將空殼付冠師。」誇讚椰汁是天然的佳釀,無須經由儀狄這樣的名匠釀造,久飲可以烏鬚黑髮。而他飲過椰汁,還請工匠用椰殼製作帽子,頗顯得意之態,想來在到海南之前,他是沒有見過椰子的。

 《宋史.外國傳》記載南方夷狄諸國特產:「有花酒、椰子酒、檳榔酒、蜜酒,皆非麴糱所醞,飲之亦醉。」土人於椰子未熟之時,剖其花芽取汁,經自然發酵,就成為了味道極為清芳、「飲之得醉」的酒漿。除此之外,古人認為椰肉也是甚為甘美,有核桃仁的味道。明清之際,人們吃檳榔,都喜歡混同椰肉嚼食。《廣東新語》載,清初,海南及雷州半島一帶的婦女,在街市上售賣檳榔,常用荷葉折疊成鴛鴦饋贈顧客,鴛鴦裡就盛裝了椰肉。清人屈大均有《竹枝詞》云:「數錢爭出手纖纖,葉結鴛鴦滿翠奩。莫道檳榔甘液好,買儂椰子更心甜。」就是將這一昔日風景寫入了詞中,猶如一幅生動寫實的世俗風情畫,隨其見趣。

 今人吃椰子的方式也是更多,除了以椰汁為飲料,椰肉還被用於製作各式糕點,增香添味。就連酒樓食肆創作新菜式,也常用椰子做文章,如椰香骨、椰香雞、椰香燉鴿,都是把椰子鋸開一個口子,倒出裡面的椰汁,然後把經過烹飪的肉食置入椰殼內,再放到蒸籠裡蒸,目的是讓肉食浸染濃濃的椰香,使之滋味更為撩人。吃的時候,不僅肉食清新爽口,飽吸了鮮味的椰肉,也是鹹中略帶微甜,清雅細膩,能讓人感受到一種濃郁的熱帶風情,彷彿置身於陽光明媚的海灘,於椰林樹影下就餐,感覺愜意非常。所以也有人把美食享受比作是一場精神之旅,就是因為美食能夠演繹出百般風情之故。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謁戈公振故居 (2012-05-16) (圖)
古今講台:夕貶潮州路八千 (2012-05-16)
古典瞬間:方孝孺的死 (2012-05-16) (圖)
亦有可聞:椰 子 (2012-05-16) (圖)
生活點滴:美髮瑣記 (2012-05-16)
歷史與空間:虛假與崇高 (2012-05-15) (圖)
豆柵閒話:一地秀髮 (2012-05-15) (圖)
心靈驛站:母親的裙子 (2012-05-15)
來鴻:歲月靜好 (2012-05-15)
詞話詩說:Yellow Fever (2012-05-15) (圖)
歷史與空間:「新派武俠小說」新在哪裡? (2012-05-13) (圖)
生活點滴:戰 狗 (2012-05-13) (圖)
文藝天地•浮城誌:二手店 (2012-05-13)
文藝天地•短載:康復日記(十一) (2012-05-13)
文藝天地•來鴻:梨花不落 (2012-05-13)
歷史與空間:聽酒 (2012-05-09)
來鴻:養雞小記 (2012-05-09)
古今講台:獅頭鵝 (2012-05-09)
亦有可聞:粉果記 (2012-05-09)
心靈驛站:我們不曾老 (2012-05-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