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琦
到茶樓喝早茶,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口味喜好是不同的。年輕人大都喜歡鳳爪、排骨、牛肉丸,吃起來口口是肉。有小資情懷的人,對牛奶燉蛋、椰蓉吐司這樣的西點也不排斥。相比起來,老年人的茶點就單調得多,來來去去無非就是蝦餃、粉果、叉燒包。究其原因,一來是老年人的口味清淡,對純肉食興趣不大,還有就是粉果這一類的傳統點心很耐吃,天天上茶樓報到的老年人,即使一吃再吃也不會覺得厭煩。
粉果是有著悠久歷史的粵式點心。清人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曰:「平常則作粉果,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飯其中,乃舂為粉,以豬脂潤之,鮮明而薄以為外,荼蘼露、竹胎、肉粒、鵝膏滿其中以為內,則興茶素相雜而行者也,一名曰粉角。」粉果於清初之際就已享有大名,只是製作方法與今時今日不同。清代的粉果是用大米舂成米粉,以葷油拌勻蒸熟作為外皮,然後裹以竹筍和肉粒做成的餡,餡裡還要添入花露增香,以及一些鵝的肥肉油脂,以免吃起來太柴,影響口感,乃為嶺南一帶日常所見的點心。而且還由此衍生出了一些形同質異的美食。如廣西的粉餃——用米粉皮裹餡做成的餃子,顯然就與粉果有著同門之誼。
但是,如今茶樓裡的點心師傅製作的粉果,不管皮還是餡,用料都已是大異其趣。是用澄粉——用漂洗的方法,除掉麵粉中的麵筋及一切膠體物質,剩下色澤潔白、質地細膩的小麥澱粉,用以作為粉果的外皮,裹上用蝦肉、精肉、冬菇剁成的餡,蒸熟以後,半透明的粉皮就會將餡的內容清晰地展現出來。而且,粉果在外觀造型上也很有講究,要捏成橄欖狀,兩頭小,中間大,以證粉果的「果」形,結合處也不能留下指捏的痕跡,要看上去仿若天然生成,令人觀之垂涎欲滴。
粵式蒸點大都油潤,具有豐厚的口感,粉果也不例外。一道成功的粉果,肉餡吃起來除了要腴潤不膩,有彈牙的質感,還要有一點點恰到好處的肉汁,與綿滑細軟的澄粉皮結合在一起,才能組合出最佳的味覺效果。也有人喜歡把蒸熟的粉果用油煎香了吃,享受那種焦脆之中又不失鬆腴柔潤的味道,故粵式茶樓裡都有工人推著設有小爐的餐車,穿梭遊走,為食客服務。
另外廣東人喝茶,喜歡喝普洱或單樅,這些茶耐泡,但茶性也較烈,具有刮油解膩的功效,與粉果之類的點心是絕配,兩者相得益彰,互為調和。畢竟大多數人上茶樓喝茶,意並未在於止渴,更非是為了果腹,而是如周作人所說,趁半日之閒,去享受人生當中的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所以也可以說,到茶樓喝茶的目的是為了吃點心,吃點心的目的是為了使喝茶更有意義。這其實就是生活的一種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