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
過去半個月,教育局與出版商為教科書訂價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雙方提出的理由似乎都有相當的論據支持。只不過,教育局之後聲稱將於下月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五千萬元,資助非牟利團體開發電子課本,以打破出版商對教科書市場的壟斷,這一行為就令人相當費解了。
根據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的解釋,目前本港的教科書市場由幾個大書商壟斷,已經形成了嚴重扭曲的情況,政府無法糾正亦不能定價,故只能透過新的電子書市場,以打破書商壟斷,進而解決書價貴的問題。換言之,當局決意發展電子書市場,就是要協助家長節省教科書的開支。對於這一點,筆者完全不同意。
首先,使用電子書教材就一定可以節省家長的支出麼?許多有推行電子書經驗的國家例子告訴我們,並不一定。如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今年1月就曾報道,佛羅里達州戴托那州立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比較了四種不同的教科書經銷方式:傳統的紙質書購買、紙質書租借、電子書租借及電子閱讀器附教科書租用。結果指出,與許多商業宣傳口號不同,電子教科書並不能為學生節省大筆開銷。研究還發現,電子教科書的普及還面臨其他困難,如由於沒有電子教科書使用的專門技術指導,一些教授要利用課堂時間指導學生如何使用電子教材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港若大力發展電子書市場,隨時也會出現上述問題,得不償失。
退一步說,就算開發電子書市場,可以幫助家長減少開支的說法成立,這也不應該成為當局發展電子書市場的最主要考慮因素。在學校教育方面,電子書無疑頗具吸引力。它可以令到老師的工作量減輕,也可以令到學生的學習更加多元化及更加有效率,但同時帶來的弊端不少。如學生長期使用電子書,可能會造成視力下降、書寫能力退化,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下降,甚至久而久之會導致小朋友形成電子依賴症,進而喪失讀書習字的樂趣。
更重要的是,電子書的另一個毛病是會令人的思考膚淺化。不少人應該有過這樣的閱讀體驗:讀報紙電子版,記得牢的東西很少,而看紙質報紙新聞,印象會深刻得多。這是因為熒幕閱讀是快節奏的速食式淺閱讀,紙上閱讀是思考型深閱讀。電子書根本無法代替紙書。
當然,時代是不斷進步的。在可見的將來,電子書將會逐漸崛起,與印刷圖書並行成為兩股主流的閱讀方式。但無論如何,在中小學階段,使用何種電子產品都應該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而不能完全取代印刷教科書。如今當局因為教科書書價昂貴,就轉而拓展發展電子書,甚至考慮將來逐步過渡到全面使用電子教材,最終只會培養出了一批批喪失了讀書習字樂趣、思想膚淺的學生,可謂因小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