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國斌 香港製衣同業協進會會長
過去紡織製衣業是由紡紗、織布、針織、漂染和成衣這幾個主要生產環節所組成。今天則是以「時裝」業為主流代號,因為我們行業已經不再只聚焦於工業生產發展,而是匯聚設計、採購、製造、銷售等結合而成的時裝網絡產業。這種轉變是跟隨經濟市場而衍生,亦因此而令行業充滿挑戰和商機。故行業並不如外間有些人所說的,是夕陽行業,反而是充滿生機,去年出口及轉口量的產值仍以千億元計,面對中國龐大的內銷市場,企業已經銳意升級轉型至開創自家設計和意識到建立品牌的重要性。另方面,人力資源的需求亦有所變動,由傳統出口市場對勞工密集的需求,轉為對知識型和創意型人才為主。香港的時裝學院如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知專學院等,在近年亦大力培訓時裝設計師、時裝市場營銷管理層等人才。
時裝業大有可為
由此可見,時裝產業已然成形,前景其實是大有可為的。就香港特區政府近年致力推動六大優勢產業,時裝業正好加以配套,盡收相輔相成之效,例如:
文化及創意產業─時裝設計肯定是創意產業重要的一環,因為建立品牌必須要有創新意念的產品設計,坊間已有足夠的人才供應,而企業對行業的轉變及龐大中國市場的帶動,時裝業必定成創意產業的龍頭。
檢測及認證─紡織製衣業一直是檢測及認證業中最大之客戶群,隨著內銷市場之增長,時裝業對檢測及認證之需求更殷,相信進一步帶動檢測及認證服務之興旺。
科技創新─紡織製衣的企業一直積極進取於改良製造技術及研發產品,而香港特區政府於2006年成立的「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至今已有不少科技創新計劃獲成功研發及投入市場,證明時裝業一直獲得重視及可透過研發計劃不斷提升其產業定位。
教育服務─時裝業對人才的渴求,可從近今課程系列安排中看到這種反映,如香港中學文憑課程中,時裝設計已被納入應用學習課目中,而非以時裝設計為主流之香港大學的校外持續進修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專業進修學院,均於近年大力拓展時裝設計系列課程等。此外, 一直以時裝設計系為主流課程的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知專學院、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及製衣業訓練局等,均一直為行業提供人力資源的流動。由此可見,時裝業已被教育界納入可持續發展的課程,讓年青人日後可從中建立事業。
環保產業─環保時裝早已在外國的時裝界推行,近年有關環保時裝亦已開始在香港宣揚為可持續發展,其中就有由英國一間慈善機構在香港舉辦名為「衣酷適再生時尚設計」比賽(Eco – Fashion),旨在啟發新晉亞洲時裝設計師及學生,以最少浪費創造符合大眾市場的設計,運用零廢棄、重新構造和升級再造等技巧創造可持續時裝,著重可持續設計技術,由此可見,環保時裝將成為未來亞洲新興的環保產業之一。另一方面,紡織製衣的企業亦致力推動綠色環境,透過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服務,合力實行改善區內環境質素。
醫療服務─紡織製衣的企業一直致力研發功能性衣物,所以推動「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研發可用作醫療用途的物料,融合在製成品中,從而加強保護衣之功效及防禦能力以確保醫護人員之安全。
打造成新興行業
從以上各點舉證中,香港紡織及製衣業對六大產業有重要及策略性的發展,加上這個行業有良好而堅固的基礎,在六大產業中,它擁有的發展優勢是其他行業沒有的。
正如候任特首梁振英先生曾公開提及發展香港經濟,首要其中一項是如何發展及發揮「十二五」規劃對香港商界的發展,而紡織及製衣業絕對是最有潛力的行業。
我深信時裝業是有龐大潛力為香港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而業界亦期望新一屆政府可成立「時裝發展委員會」,主力研究及統籌這行業在六大優勢產業範疇內,進一步可在「十二五」規劃中發揮最大優勢,並將其打造成為一個時髦新興行業,為香港的經濟謀取新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