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指點江山:麥齊光辭職引起的思考和警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16]     我要評論

劉夢熊 全國政協委員 百家戰略智庫主席

 上任僅12天的發展局局長麥齊光,因涉嫌騙取租津被廉署拘捕,即時辭職,被形容為梁振英新班子流下「第一滴血」,更是本港史上任期最短的局長。事件對新政府管治威信造成打擊。麥齊光辭職應引起新政府和社會各界思考,為何這件20年前無數類似個案中的個案,在梁振英政府甫上場時才揭露?為何港英政府的租金津貼制度的漏洞,會成為回歸後治港人才的陷阱?港英政治部解散後是否煙消雲散或幽靈仍在?雖然事件僅涉及個別官員的私人操守問題以及港英政府租金津貼制度的漏洞,與新政府施政無直接關係,但上述問題仍然值得回歸後的香港社會思考。

 麥齊光落馬,也有人猜測是官場內有人對他升官不滿,於是把昔日同僚間的耳語舊聞重新拿出來製造風波。不過,也有猜測稱,背後策動該事件的人不簡單,很可能是有一股看不見的政治勢力故意打擊梁振英政府。比較起來,昔日同僚把耳語舊聞拿出來製造風波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對租單位乃至互相授權處理所租住物業的買賣,雖然在上世紀80年代並不罕見,但始終屬於灰色地帶,當事人不會拿出來張揚。況且,昔日同僚如果要報復,為何麥齊光任發展局常秘時,供料者按兵不動呢?那麼是誰掌握內情,而又在新政府上場時對麥齊光關鍵一擊呢?事件可能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樣簡單。 

港英政治部解散後是否煙消雲散或幽靈仍在?

 麥齊光當年有向港英政府申領租津,港英政府對事件完全掌握情況。實際上,回歸前他已多次升遷,從助理工程師晉升為總工程師,再晉升為政府工程師,港英政府相關部門如政治部(Special Branch,SB)已經對他的對租單位乃至互相授權處理所租住物業的買賣之事調查過、起過底。1997年英國人撤退,把政治部所有人事檔案搬返倫敦和澳洲,那一疊疊的高官秘檔今日已然成為一些人的刺背之芒。

 港英政府政治部於1934年成立,名義上隸屬於香港員警隊,實際上直接隸屬英國軍情五處二處,主要責任由早期監控國、共兩黨在港活動到後期的左派滲透,人數由上世紀60年代初的200人,增至上世紀80年代高峰期的2,500人。加入政治部要經多關審查,連直系親屬也不放過。隨著香港回歸臨近,政治部轄下的情報部逐步解散,所有機密資料被運到英國和澳洲。由於澳洲與英國關係密切,故聯合情報處選址該處,而前任港英政府保安司當年在香港退休後亦移民當地。港英政治部解散後是否煙消雲散或幽靈仍在?那些被運到英國和澳洲的高官秘檔,成為今日供料者的秘密武器。梁班子內還有多少人的私密掌握在別人手裡呢?

麥齊光事件劇情猶如電視連續劇

 其實,回歸後在港府之內,情況也比較複雜。在廉署、海關、入境處、警隊、運輸署、商貿部門及地政衙門等,是否存在看不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關鍵時刻令一些目標人物「見血封喉」呢?當年梁錦松買車風波,政壇視為一次「政治暗殺」事件。程介南涉嫌「以權謀私」,政壇亦視為另一次「政治暗殺」事件。在被定罪前一天,程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時,仍堅持自己清白無辜,程指他的公關公司內有民主黨的「內奸」盜取公司內部文件,向傳媒公開及向廉政公署舉報,又指自己先被《蘋果日報》「強姦」、再被廉政公署「輪姦」,然後像慰安婦一般,被帶到法庭「凌辱」。他認為:「沒有一個政治人物,可以捱得500萬元(指當局調查過程用了500萬元)的調查,只要有錢就一定弄到東西出來。」這次麥齊光落馬,是否另一次「政治暗殺」事件呢?

 7月5日,《蘋果日報》頭條引爆,麥齊光20多年前曾騙取房屋租金津貼,涉及25萬元。麥齊光承認事件,但強調他的做法依足當年政府指引,沒有違規和不屬於個人操守問題。實際上,港英政府當年的租金津貼制度有漏洞,互租單位情況普遍。當時制度存有「法律罅」,而公務員沒有供樓津貼,所以有公務員用這個方法取得租金津貼。7月7日,《蘋果日報》頭條再爆,「麥齊光曾景文罪證曝光」,爆出麥齊光曾景文互相授權處理所租住物業的買賣。7月9日,民主黨成員陳樹英攜同剪報到廉政公署報案,廉署立即進行刑事調查,麥齊光於7月12日早上到廉署總部協助調查,同日被廉署拘捕,即時辭職。劇情猶如電視連續劇,「天衣無縫」而又「一氣呵成」,問題是供料者一直按兵不動,為何偏偏選在梁振英新班子甫上場時出手?

制度漏洞為何成為發展局局長的陷阱?

 港英政府當年的租金津貼制度不僅存在「法律罅」,還存在誘惑性的陷阱,誘使一些公務員租住自己或近親的單位。但是,為何麥齊光這件20年前無數類似個案中的個案,在梁振英新政府甫上場時才揭露?為何港英政府的租金津貼制度的漏洞,會成為梁振英政府發展局局長的陷阱?不少社會人士及立法會議員都認為,麥齊光是一個好人,是負責任的好官員,是有能力、有想法的人才,被形容為非一般公務員,擁有非常豐富的政府經驗。由於過去制度存在漏洞,也會使好人跌入陷阱。社會覺得惋惜之際,是否對這件20年前無數類似個案中的個案,在梁振英新政府甫上場時才揭露,也要引起思考和警惕呢?

相關新聞
志強時評:從汕大醫療扶貧看香港扶貧委員會的方向 (2012-07-16)
正論:堅定不移挺梁 (2012-07-16)
指點江山:麥齊光辭職引起的思考和警惕 (2012-07-16)
西座內望:民黨陷困境作「空降」部署 (2012-07-16) (圖)
政經論衡:給予新政府耐心和空間 (2012-07-16)
國民教育中心的宗旨與實踐 (2012-07-16)
雪泥鴻爪:傳承中醫治病救人 (2012-07-16)
環球視野:梁振英新政的難與不難 (2012-07-14)
港情港事:箴言指航向 風正好揚帆 (2012-07-14)
成立金融發展局有利金融發展 (2012-07-14)
管見集:反對派攻擊國民教育居心險惡 (2012-07-14)
拆彈要靠專家 (2012-07-14)
打擊警方執法意志 就是衝擊社會安寧 (2012-07-13) (圖)
頂天立地:不要忘記了自己是炎黃子孫 (2012-07-13)
依法施政先要企硬立場 (2012-07-13)
莫讓僭建爭議阻礙香港發展 (2012-07-13)
林煥光留任是負責任的決定 (2012-07-13)
華盛頓應克制民主說教的衝動 (2012-07-13)
明刀明槍:林煥光堅持留任瓦解反對派衝擊政府圖謀 (2012-07-12)
西座內望:阻撓政府重組有什麼值得慶祝? (2012-07-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