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寧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
雖然香港出現女多男少的情況,但是並未出現女士更難尋找如意郎君的情況。在婚姻問題上,女士享有更大選擇權,男士則需要有更大的危機意識。
近日統計處公佈的人口性別比率再次引起部分女士的憂慮。根據統計處預測,人口的性別比率(即相對每千名女性的男性數目)將進一步失衡,由2011年的876顯著下跌至2041年的712。有指男少女多的情況下,部分女士更急於尋找如意郎君,市面上的交友網站、婚姻介紹所、極速約會等生意蒸蒸日上。
事實上,香港的人口性別比率並不能簡單詮釋為女士更難擇偶。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計算數字,往往包括外傭人數。
回顧過往經驗,香港男士較少與外傭結婚,所以在觀看人口性別比率時,應要把外傭的人數扣除,該數字於2011年會由876升至948,人口性別比率的失衡情況並沒有想像般嚴重。
接著,我們還要觀察數個年齡層的未婚男女的人數。2011年,撇除外傭,20-24歲、25-29歲、30-34歲及35-39歲的未婚人口中,男士分別比女士多出1.2萬、1.8萬、2.3萬及1.3萬人。從這些數字可見,就本地情況而言,女士比男士有更多選擇。然而為何整體人口的性別比率偏低,原因包括內地新移民中大多為已婚女士,她們把整體人口的性別比率拉低,但是並不會增加未婚女士的人數;較多男士離港到內地或其他地區長期工作,沒有被納入統計之內,亦導致整體人口的性別比率進一步拉低。
事實上,香港社會裡,擔憂結不了婚的應是男士,而不是女士。最簡單直接的原因是本地未婚男士的人數多於女士。當然,男士可以選擇在內地娶妻,但是隨著內地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內地女士遠嫁香港的意慾可能減少。
另外,傳統價值觀影響下,社會都期望丈夫的社會地位高於妻子。隨著越來越多女士擁有較高學歷、收入以至社會地位,部分提高擇偶要求,拒絕「將貨就價」,或嫁予外地,或終身不嫁,這是「剩女」的自由選擇結果。反而條件和運氣較差的男士,可能最終被迫單身。當然,說到底嫁娶之事講求緣分,急也急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