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博士候選人 陳基亮
社會各界對國情教育的理解有所不同,在多元社會本是正常的現象。反對派常舉言論自由旗幟,實際上卻容不下半句逆耳的忠言。若說社會意見「偏頗、不全面」,反對派凡事反對,扼殺思考,就是禍根所在。他們咬住坊間眾多參考課本的其中一冊,大力抨擊,無限放大,由此參考書推斷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甚至整個教育局都是所謂的「洗腦機器」。部分傳媒連月散播此等謬論,難道這些一言堂、危言聳聽的邏輯就是莘莘學子應效法的?
天主教香港教區前主教陳日君配合反對派的肆意攻擊,高調評論,煽風點火。陳日君以「有毒」、「不全面」、「不平衡」形容德育及國民科,抹殺學者、教育工作者多年來為課程的付出。陳日君的話對天主教教區的事務仍有一定影響,收了巨額的捐獻,以榮休樞機的身份,穿梭政治,接受喉舌專訪,為反對派搖旗吶喊,政「教」勾連由教會延伸至教育。
部分政客自知區內工作鬆散,政綱空洞,過去地方貢獻又乏善可陳。選舉在即,無計可施,定當以「反洗腦」宣傳,陳日君的言論支持了他們的政治鬧劇。日前,《蘋果日報》訪問陳方安生,她呼籲市民留意政黨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立場,用選票反對建制派。這跟陳日君同出一轍,利用學生、假借教育議題達到政治目的,別有用心。
港英年代,無可否認西方社會在部分領域較進步,故留洋進修都視作有需要,世人不會亂扣「中毒、崇洋媚外」的帽子。時移世易,認識祖國是必須、不可逆轉的大勢,陳日君卻七情上面,表示「恐懼」,指「絕對無需要愛國」、甚至嚇唬大眾「國民教育可以製造世界大戰」,愚惑大眾。英國政府規定:從今年起入籍的外國人都要唱國歌,未見港英奴僕喊洗腦、叫反對,但何故每每奏起祖國國歌,反對派就大肆攻擊,甚或多次在示威活動中焚燒國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