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博士
立法會分區直選結果,建制派取得17個席位,比上一屆多6個。相反的,反對派只取得18個席位,比上一屆少1個。於是,不少反對派的支持者認為建制派的成功是因為配票功夫一流,支持建制派的選民乖乖地依「指示」投票。
很明顯的,建制派這一回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績,主要是分拆名單參選,不止民建聯分拆名單,工聯會也派出更多的名單參選,實際上等於進一步的分拆。還有,建制派的選票也分配給一些沒政黨背景但屬建制派的候選人。分拆名單就一定要懂得配票,而配票的最重要條件是紀律,每個候選人都不許越區搶票,不許胡亂告急。不過,分拆名單的最基本條件是必須有足夠的總選票,如果本屆立法會選舉建制派的總選票、總得票率沒增加,今日,喜氣洋洋的是反對派,而非民建聯、工聯會。可以說,這一次民建聯與工聯會的確是兵行險著,多張名單皆是險勝,以最後一名、最後兩名的次序當選。選舉過後,不少人把民建聯的配票工作神奇化,實際上不知道民建聯是冒著巨大的風險、冒著失敗的風險,就像民主黨在新界西全敗的風險。選舉成績揭曉時,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激動得哭了,為什麼哭?因為是兵行險著,而真的險勝。說民建聯神乎其技地配票,只是「事後孔明」的分析。
同樣的道理,如果民主黨不分拆如此多張名單,新界西可穩得一席,新界東也可穩得兩席。但是,投票結果未揭曉前,誰能知道民建聯分拆名單大勝及民主黨分拆名單大敗?
這次選舉,投票前有兩個數字是許多人預想不到的。第一個數字是激進反對派選票增加5%,第二個數字是建制派選票也激增5%。激進反對派與建制派選票各自增加5%的結果,當然是其他政黨選票受到影響。今年投票率大幅上升,不少候選人是選票增加而得票率下跌,其中公民黨情況好一些,五個分區直選中,新界西與九龍西的得票率上升,新界西得票率上升是因為余若薇轉戰新界,搶了大量選票。但是,這不是公民黨之勝,而是余若薇之勝。公民黨在九龍西的得票率上升,得感謝劉千石退出政壇,感謝民協的馮檢基轉戰「超級區議員」席位。民協這個一人政黨,少了馮檢基,選票自然流向公民黨與民主黨。在政治光譜擴大的反對派陣營中,彼此搶票,最後仍得靠明星候選人,靠候選人的名氣。余若薇與馮檢基是一個例子。也因此,民主黨這個老化了的政黨,大佬們一直不肯退下一線,實際上也無法退下,結果越來越萎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