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以民生需要為本 落實發展新界東北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31]     我要評論

盧偉國博士 立法會議員(工程界)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成員

 我相信,特區政府只要堅持以滿足民生需要為本,諸如「割地賣港」等疑慮將不攻自破。日後新界東北發展區如能夠支援六大優勢產業,而可能令到香港和鄰近的地區,出現新的合作機遇,則是值得歡迎的事。對於社會上存在的相關爭議,我認為,特區政府應採取開明兼聽的態度,做好諮詢,盡量兼顧各持份者的聲音和訴求,體現最大限度的靈活性,尋求廣泛的社會共識,務求創造多贏局面。

 近期圍繞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規劃,引發頗多爭議,立法會有議員提出動議辯論。其實,增加本地房屋供應和創造就業,是特區政府必須解決的重大民生議題,怎樣令這些議題切實獲得解決呢?自然離不開合理和有效的規劃。因此,我接觸的工程業界朋友基本上贊成這個新市鎮發展項目,並且希望社會可以盡快就有關規劃達成共識。

工程業界贊成東北發展

 要有效解決房屋短缺問題,必須既有土地開發政策,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又要有較周詳的社區發展規劃,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優質生活。事實上,本港過往有一套發展新市鎮的模式,例如沙田和將軍澳新市鎮,分別在一九六零年代和一九八零年代開始規劃發展,由鄉村地區逐漸演變成為容納數十萬居民的現代化新市鎮。而根據新界東北「建議發展大綱圖」,古洞北、粉嶺北、坪輋 / 打鼓嶺新發展區可望提供約一百五十公頃房屋土地,建造五十三萬八千個住宅單位,容納逾十五萬人。當然,在取得各方共識的前提下,發展密度還可以適度增加,務求配合長遠房屋需求。

 政府必須透過較完善的規劃,設法增加經濟活動,盡量為新市鎮的十五萬居民提供就業機會。新市鎮開發將有助促進經濟發展,一方面是支援當地需要的零售、飲食等社區設施和服務,可以為部分居民免除跨區就業的煩惱;另一方面是支援發展六大優勢產業,例如發展綠色科技產業園等,除提供中、基層工作崗位,利於當地居民就業外,自然會衍生一些高增值的跨區工種,因此,完善的交通網絡將成為重要的配套。據預測,新發展區合共可創造逾五萬個新增職位。

 由於整個發展規劃涉及到許多持份者,怎樣平衡各方的聲音和訴求,對特區政府將是很大的考驗。其一,需要確保所有受拆遷影響的居民,包括原居民和非原居民,都獲得適當補償或妥善安置;其二,對於區內土地的不同用途,應靈活處理,以滿足對生態保育和農地耕作等的需求;而鄰近很多現時用作貨櫃場、回收場的所謂「棕土地帶」也應善加利用;其三,公、私營房屋比例,是否應維持四十三比五十七?整體發展密度和地積比率應否提高?這些都大有商討餘地;其四,新發展區需有較完善的配套設施,務求與鄰近各區妥善連接。此外,應該恰當採用適應不同情況的開發模式,而在適合採取公、私合作開發模式的地段,則必須確保整個過程公平及透明。

理性討論 避免激化

 從工程界的專業角度考慮,任何大型基建工程,從規劃、設計到施工,都需要頗長時間去妥善處理,尤其是新市鎮發展項目,牽涉層面更廣,問題更複雜。例如要規劃交通運輸、供水、供電、排污等等的配套設施,絕不能草率行事。現在進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規劃已是刻不容緩。事實上,有關新界東北發展的研究已開展十多年。自二零零七年列入十大基建,分三個階段進行的公眾諮詢亦已歷時五年,不應再延誤發展時機。問題的著眼點也不應是「要不要發展?」而是「如何更切實有效發展?」

 至於有部分社會人士擔心新界東北發展區會變成內地人自由進出香港的後花園,或出現深港一體化的現象,甚至「割地賣港」,我認為,特區政府確實有需要作出必要的解說和澄清,以便盡快釋除社會的疑慮。我相信,特區政府只要堅持以滿足民生需要為本,諸如「割地賣港」等疑慮將不攻自破。日後新界東北發展區如能夠支援六大優勢產業,例如建立綠色科技產業園,而可能令到香港和鄰近的地區,出現新的合作機遇,則是值得歡迎的事。正如三十年前,內地改革開放,為香港中小企和廠商帶來在珠三角的新機遇一樣。因此,我希望社會各方可以理性討論,避免激化。

 對於社會上存在的相關爭議,我認為,特區政府應採取開明兼聽的態度,做好諮詢,盡量兼顧各持份者的聲音和訴求,體現最大限度的靈活性,尋求廣泛的社會共識,務求創造多贏局面。

相關新聞
中聯辦維護港人福祉 (2012-10-31) (圖)
以民生需要為本 落實發展新界東北 (2012-10-31)
政經多面體:調整電費需顧及環保承擔 (2012-10-31)
專業建言:樓市辣招不能一招了 (2012-10-31)
包致金對基本法解釋權規定理解錯誤 (2012-10-31)
十八大 中共歷史的新坐標 (2012-10-31)
香港發揮特殊作用 讓「九二共識」更深入人心 (2012-10-30) (圖)
廿四味:專業議政:長者何堪為「芻狗」 (2012-10-30) (圖)
環球視野:胡錦濤時代:黃金十年 (2012-10-30)
盡快擴建灣仔會展 提升香港競爭力 (2012-10-30)
明刀明槍:《鏗鏘集》為何充當反國教喉舌? (2012-10-30)
西座內望:只有反對派才享有言論自由? (2012-10-30)
法官理應了解國家與香港關係 (2012-10-30)
港人看十八大:十八大與中國發展戰略 (2012-10-29) (圖)
「九二共識」開啟新局 兩岸關係前景廣闊 (2012-10-29)
今日歡呼諸大聖 只緣妖惑無聲開 (2012-10-29)
止戈為武:十八大前高級將領調整令人期待 (2012-10-29)
反對派請客中產埋單好荒謬 (2012-10-29)
有人搞「港獨」鐵證如山 豈能遮掩抵賴 (2012-10-27) (圖)
港人看十八大:中共十八大:新的戰略與理論 (2012-10-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