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追尋真理的學問,因此Truth自然是大課題中的大課題。What is truth?甚麼是真理?這個問題帶出了很多不同的theories of truth(真理理論),它們都嘗試定義甚麼是真的proposition(命題),proposition大致可指句子。我們今天介紹一些最著名的理論。
真理符應 人事呼應
最簡單直接的叫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真理符應論),當中的correspondence解作「符合」、「對應」,中文因而譯作「符應」,此語本指天降瑞兆,與人事相呼應。這理論說:A proposition is true if and only if it corresponds to a fact(一個命題是真的,當且僅當它與一件事實符應)。這兒的if and only if(當且僅當)是常用邏輯用語,p if and only if q(p當且僅當q)的定義是p if q & q if p(p當q且q當p)。
符應論有何不妥呢?有人反駁指,有些真理並無事實符應,例如道德真理。舉個例子:「殺害無辜嬰孩是錯的」,我們如何可以在宇宙中找到這件事實呢?
真理融貫 融會貫通
另一個很著名的真理理論叫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真理融貫論),當中的coherence解作共融、貫通。這理論說:A proposition is true if and only if it coheres with some specified set of propositions(一個命題是真的,當且僅當它與某組特定命題融貫)。例如「小明昨晚睡了8小時」,若與另一組命題──「小明昨晚10時便上宝」+「爸爸通宵在客廳工作,整晚沒見過小明走出房間」+「媽媽晚間進過小明房間3次,都見到他正睡在床上」+「小明早上6時起宝」─融貫,這個命題便是真的。
融貫論也有不少人提出論據反駁它。不過這兒無法一一細述。我們再說另一些理論吧。
真理實用 信神則靈
另一個真理理論叫pragmatic theory of truth(真理實用論),當中的pragmatic解作實用的。這理論說:a proposition is true if and only if it is useful to believe(一個命題是真的,當且僅當相信它是有用的)。例如有人相信「神存在」後感到快樂,那麼「神存在」便是真的。
既然有這麼多真理理論,會否其實真理沒有單一定義,而是不同情況有不同定義?於是有人提出pluralist theories of truth(真理多元論),當中的pluralist解作多元的。另一個類似的理論則虛無得多,那便是inflationary theory of truth(真理緊縮論),當中的deflationary解作緊縮的。這理論說:to assert that a statement is true is just to assert the statement itself (斷言一個命題是真的,其實只是斷言這個命題本身),因此根本是沒有意義的!若你感到一頭霧水是很正常的,因為真理諸理論有時頗抽象,要多花時間理解。 ■余 功
逢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