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昨日在中文大學舉辦「沙士十年—醫護專業人員研討會」,分享各界對抗沙士的經歷。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雅艷)10年前的今天,沙士肆虐本港,疫情嚴重;10年後,新冠狀病毒(新沙士)來勢洶洶,全球迄今已有14宗確診個案,當中8人死亡,死亡率高達60%,最令醫學界擔心的是,至今仍未掌握「新沙士」的來源及傳播方法,加上仍未研製出有效的疫苗及治療方法,兩大難題令醫學界憂慮不已。當年成功偵查沙士源頭的曾浩輝指,打擊「新沙士」有賴於加強政府內部溝通及對外公布機制等公共衛生策略,另方面,中文大學正爭取時間全力研發新標靶抗體療法,期望盡快找到「新沙士」的剋星。
2003年的沙士,為本港醫療系統、通報機制、公共衛生策略等重新定位,提升應對大型傳染病的能力。10年過去,中東地區爆發「新沙士」,世界各國都進入戒備狀態。昨日中文大學舉辦的「沙士十年─醫護專業人員研討會」上,衛生防護中心前總監、成功偵查沙士源頭的曾浩輝表示,樂於看到港人有信心對抗下一波疫症,「但世上沒有事情會完整無缺重演一次」。
曾浩輝:新沙士疫苗研發需5年
「『新沙士』提醒我們,人類與傳染病的戰役從未止息。即使我們有應付沙士的經驗,但並不代表我們有能力應付『新沙士』,因為病毒的演變是超越人類所能預測的。而我最擔心的是,至今仍未有預防沙士的疫苗,估計起碼需時5年才研發成功」。曾浩輝指出,隨著全球化令世界各地交匯頻繁,加上人口老化的趨勢,傳染病尤其容易在社區傳播,他呼籲市民不能掉以輕心。
中文大學感染及傳染病科主管李禮舜亦因未能追蹤「新沙士」源頭而深感憂慮,「源頭未明一直是抗疫的最大掣肘,以致政府難以制定相應的對策」。為免再添亡魂,中文大學正利用人體帶有的蛋白質組織「TLR受體」,研究對付冠狀病毒的新標靶抗體療法,該療法還可對付豬流感等多種病毒。
楊永強:鼠糞含沙士險誤報
當年,需為沙士問責下台、時任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的楊永強回首過去,追蹤沙士源頭、並盡快設法堵塞沙士傳播的途徑等事,仍歷歷在目。「領軍出征」的他至今依然認為,制定防疫政策是極具困難、亦甚受爭議。他憶述,有視察淘大花園的衛生署人員曾向他報告,指在老鼠的糞便內發現冠狀病毒,「我一度掙扎是否公布消息,若公布,擔心引起公眾恐慌;但若不公布又擔心被批評隱瞞疫情」。最後他委託專家快速完成解剖化驗工作,證實老鼠並非沙士傳播媒介後,才放心發布消息,「制定公共政策、公布消息,均不能缺乏證據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