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政經多面體:壓抑樓價須靠增加土地供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21]     我要評論

曾淵滄博士

 近幾個月,香港樓價下跌。於是,傳媒上有關香港住宅供應不夠、可開發土地供應不夠的報道也全部消失了。相反的,傳媒更努力報道綠悠雅苑銷售反應欠佳之事,大量準買家放棄購買權。

 傳媒不再報道香港可開發土地短缺的事,不代表香港可開發土地已經足夠。

 基本上,目前樓價下跌的主因不是供給增加、滿足需求,而是政府連環出招,推出各種各樣的稅務措施打壓需求而造成的。打壓需求的政策不可能長期使用,因為需求退縮不等於市民想買樓的意願得到滿足。而且,剛性的需求,即真正的因結婚、因子女長大而需要居住空間的需求是壓不了多久的。如果土地供給無法增加,供應追不上剛性需求,樓價仍然是壓不下來,壓得太久的樓價反彈時,力度會更強。

 壓抑需求的唯一目的是買時間,利用這段時間努力開發新土地。

 目前,政府在各區區議會有關土地開發的諮詢都遇上巨大的壓力,反對開發土地的人很多。反對者有他們充足的理由,任何新的開發計劃,一幢幢新的大樓遮蓋住原本的景觀,特別是無敵海景,樓價必然大跌。原業主自然有理由為了維護樓價而站出來反對。不論是反對派議員或是建制派議員,都不能不順從民意,也加入反對開發的行列。區議員明白,他們若支持開發,下一次選舉時,他們必然落敗。政府也不應該在背後施壓,逼建制派議員改變立場,如果建制派議員支持土地開發,下一屆區議會選舉,反對派將大獲全勝,對政府更不利。

 基本上,區議會在法律上只是一個諮詢機構,讓政府了解民情,地區居民基於經濟利益而反對土地開發,政府的任務是要平衡當區居民的利益與全港市民的利益。政府最終的政策就是在平衡了各方利益之後決定的,政府應該明白民意的種類,是地區性居民的民意,還是全港性市民的民意?

 典型的例子是填海。過去一百多年,港英政府大量填海,為甚麼?因為港英政府在平衡了各種民意之後,認為填海的反對聲音比較小,特別是在還未充分開發的地區,如當年的馬鞍山、將軍澳、天水圍、大埔工業區……因為填海前,這些地區居住的人很少。

 我看過香港政府新的填海計劃,大部分填海區的居民人數也不多,是合適的地區。現在唯一需要做好的事,是環境評估工作要做得好,做得細。

相關新聞
來論:港人攜手:反對佔中 守護中環 守護香港 守護法治! (2013-05-21)
「佔中」損害法治有違市民福祉 必須制止 (2013-05-21) (圖)
廿四味:陳日君策動教區奪權為「佔中」動員教眾 (2013-05-21)
指點江山:反擊外國勢力與反對派搶奪香港治權的「最後決戰」 (2013-05-21)
管見集:劉慧卿說出反對派政治目標 (2013-05-21)
果斷「剪布」符合香港利益 (2013-05-21)
學聯衝擊特首為「佔中」練兵 (2013-05-21)
政經多面體:壓抑樓價須靠增加土地供應 (2013-05-21)
每周輿論動向:「佔領中環」十大惡果 (2013-05-20)
落實俞正聲四點希望 守護香港反對「佔中」 (2013-05-20) (圖)
廿四味:學聯事件低俗炒作 衝擊警權志在「佔中」 (2013-05-20)
制裁進入「持久戰」 兩岸聯手迫菲道歉賠償 (2013-05-20)
還原「熊抱」事件真相 追究學聯違法刑責 (2013-05-20)
黃毓民「佔中」入罪 戴耀廷豈能切割 (2013-05-20)
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組成不合理嗎? (2013-05-20)
從《基本法》本質看政改的「結」 (2013-05-18)
「佔中」衝擊法治 難掩暴力本質 (2013-05-18)
日圓貶值的迷思 (2013-05-18)
西方走廊:美國主宰世界已成「過去式」 (2013-05-18)
「職業安全健康」與「公司利潤」可以兩者兼得? (2013-05-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