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解惑篇:比例代表制可檢討 功能組別不可取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6-21]     我要評論

宋小莊

 最近香港有檢討立法會分區直選比例代表制的呼聲。為了使選舉制度適應分區直選議席的增加,避免選區不均衡的情況發生、提高議席的代表性、避免只得到百分之十幾的激進勢力輕易取得議席、提高議員的水平、避免立法會的「空轉」,檢討是必要的。對有人表示「立法會全面直選時,不能再有功能選舉」,筆者不敢苟同。2020年立法會全面直選,雖然不是完全保留現行的功能界別選舉制度,但也不是全部廢除現行的功能界別選舉制度。現在就要決定把功能選舉放進棺材的時間,挖好土坑,立好墓碑,恐怕是不切實際的。

 自1991年香港立法局(會)有分區直選以來,先後存在雙議席雙票制、單議席單票制和比例代表制三種選舉制度。1991年的雙議席雙票制發生聯票效應,對大黨有利,有不利於其他政團的發展等弊端。1995年的單議席單票制除了不發生聯票效應外,其他弊端與雙議席雙票制相同。同時還有選區過小的毛病,為回歸後的政制埋下伏筆。

比例代表制弊端浮現

 回歸後立法會分區直選採用比例代表制,糾正回歸前有關制度的問題,是有必要的。但隨著分區直選議席從回歸初的20席擴大至現在的35席,五大選區的弊病也出現了。主要有:

 一、選區大小不均衡。小選區設5席,但大選區設9席,幾近1倍於小選區。

 二、代表性不足。在不少選區,只取得百分之十幾的參選人就能當選,為人詬病。

 三、缺位補選產生不合理現象。例如2010年的補選,五大選區的選民由小到大分別是40多萬、50多萬、60多萬、80多萬、90多萬,不符合選民基礎應當大致均衡的原則。勞師動眾,耗費公帑,但安排卻不合理,何苦來也。

 既然立法會分區直選的比例代表制有缺陷,實行檢討也並非不可以。香港基本法附件二有關特區立法會的產生方法並沒有限定任何一種方法,筆者認為可以考慮以下兩種方案:

將大選區劃小

 一是保留比例代表制的方案,但要把過大的選區劃小。由於比例代表制一個選區內的議席不能少於3席,安排4至5席是適當的。比如新界東、西兩大選區,就可以劃為4-5個選區,變為新界東南西北中五個選區,也是可以的。只是香港島有本身地理上的特點,不容易再一分為二設兩個選區,可以一仍其舊。這樣全港就可以劃分為7-8個選區,除港島區外,其他各選區只設4-5個議席,全部為35席。照此劃分選區、分配議席,得票在20%以下的政團或激進勢力就不能輕易當選,提高了當選議員的代表性、支持度和責任感,對立法會的正常運作,避免空轉,以及處理好行政立法關係,也都是有利的。

實行雙議席單票制

 二是不保留比例代表制,而代之以雙議席單票制。在香港兩大陣營嚴重對立、旗鼓相當的情況下,就可以保證兩大陣營在各選區中有代表出選並當選。這樣就可以把全港劃分為18個選區,與18個區議會的安排相對稱。除了離島區只設1個席位外,其餘各區均設2個席位,全部為35席。在投票中,各選民只可以投1票,不能投兩票,以免產生聯票效應。這種選舉制度的選區較小,各政團將積極投入地區工作,減少選舉的政治化氣氛,不重視基層工作的政團就不容易當選。

 但這並不排斥小型政團,香港不少小型政團並不向全港各不同選區全面發展,只是集中力量投入特定的地區,例如民協、街工、新民黨等。這些小型政團的選舉工作做得好,取得在小選區內40%以上的選票,也就能夠當選。相反,有些小型政團野心很大,「沒有那麼大的頭,卻要戴那麼大的帽子」,不重視基層工作,票源分散,就不容易當選。一般而言,在雙議席單票制下,只有不到30%選票的參選人就不容易當選。但努力做地區工作,默默耕耘的參選人就可以得到回報。在新加坡,國會議員們大都努力工作,白天從事議會工作,晚上七時後則接見選區選民,了解民情,解決問題,不是光靠幾句選舉口號糊弄選民,這是值得香港學習的。

不可輕言廢除功能界別

 檢討立法會分區直選比例代表制有可行之處,但對「立法會全面直選時,不能再有功能選舉」,筆者就不敢苟同了。2020年功能選舉不能存在,恐怕是無稽之談。2020年立法會全面直選,雖然不是完全保留現行的功能界別選舉制度,但也不是全部廢除現行的功能界別選舉制度。現在就要決定把功能選舉放進棺材的時間,挖好土坑,立好墓碑,恐怕是不切實際的。

相關新聞
「信心為零」的鍾記民調是「佔中」心理戰 (2013-06-21)
廿四味:功能組別豈能輕言廢除? (2013-06-21)
解惑篇:比例代表制可檢討 功能組別不可取消 (2013-06-21)
無視美國監控 反對派出賣港人利益 (2013-06-21)
勿讓「佔中」損港金融中心地位 (2013-06-21)
積極廣納英才 不可固步自封 (2013-06-21)
東張西望:中國巧用核威懾是應有之義 (2013-06-21)
來論:公民黨民主黨迴避批評美國 究竟代表誰的利益? (2013-06-20)
廿四味:《蘋果》竟視回歸為「喪事」 白色恐怖嚇得了港人? (2013-06-20)
志強時評:面對網絡戰威脅 中國應加強網絡防禦能力 (2013-06-20)
引渡斯諾登不符國際慣例 (2013-06-20)
涂謹申圖轉移斯諾登事件視線 (2013-06-20)
大嶼山應首重展覽旅遊業 (2013-06-20)
雪泥鴻爪:齊來愛護祖國「大花園」之幼苗 (2013-06-20)
「佔中」百害無一利 拖垮香港競爭力 (2013-06-19) (圖)
來論:《蘋果》淡化斯諾登事件 暴露黎智英與中情局關係 (2013-06-19)
廿四味:美國哈巴狗的引渡夢囈 (2013-06-19)
環球視野: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尚有落差 (2013-06-19)
西座內望:誰是反對派老闆 香港人還是美國人? (2013-06-19)
港情港事:支持港府依法制止「佔中」 (2013-06-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