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圖)作品《喜上眉梢》中,可見沖水後的斑駁印記、工筆勾勒的鵲鳥與水墨暈染的枝幹。(下圖)沖水法依天氣、地域、紙質等因素不同,可能得出不同的效果,需要長時間的試驗,圖為作品《冰玉貞姿》。
由於以水沖畫存在較大偶然性,可能得一佳作,也可能一無所獲,尤其是實踐初期,試驗數張才能有一張成功的作品。「不停地撕掉失敗的作品,不斷地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嘗試。」
吳東奮說,沖水的做法並不是自己首創,當年在中國美院進修時,院裡的年輕教師、也是現在內地知名畫家谷文達就運用這種方法,將墨水倒在紙上,下樓打一會兒球,再提幾桶水上樓沖刷作品,待過了一周紙面完全乾透,再在墨色中尋找靈感。「當時看來這是很前衛的做法,我了解之後也沒料到自己能用得上。」
為了沖畫,吳東奮在畫室裡專門挖出一條溝,將畫置於板上斜放,現在沒有作畫的地方沖擊。「這就是經驗了,如果先在有畫的地方沖擊,別的紙面都是乾的,墨流淌到乾燥的地方就停住不會再暈染開來。」如果在福州作畫,由於天氣濕度較大,沖擊後乾燥所需的時間又需要重新拿捏。「不是接個水龍頭沖一沖這麼容易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