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民主黨對於上屆立法會選舉的慘敗仍然心有餘悸,擔心不乖乖歸隊,隨時被激進反對派打得無還手之力,所以要他們參與「佔中」就參與「佔中」,要他們辭職「公投」,就辭職「公投」。堂堂一個大黨成為了激進派的「附庸」,實在令人唏噓,更令人擔心溫和反對派將會再次被激進派綑綁,堅持「公民提名」,否則一拍兩散,屆時本港普選將成泡影。現在要看民主黨能否拿出魄力,擺脫激進派的壓力和綑綁,從本港的普選大局出發,作出明智的抉擇。
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日前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代表」民主黨表明只會接受符合或高於國際標準的特首普選模式,其他方案絕不支持,又表明就算要就政改進行談判,該黨絕不會單獨談判,必須有其他「泛民」團體共同參加,再交由民間公投做最終決定。對於「學民思潮」提出的所謂「公民提名」,何俊仁突然改變口風指民主黨是支持「公民提名」,只是在細節上與「學民思潮」提出方案有不同看法,他們稍後會落區宣傳云云。
這次何俊仁的表態,仍不知道究竟是代表自身立場,還是代表民主黨發話,又或是先行測試水溫,但看何俊仁以及民主黨一眾近日的表現,難免給外界一個印象:就是他們的立場不斷跟著激進反對派的尾巴走,堂堂一個反對派大黨,卻甘於成為激進派的「附庸」,令人失望之餘,也令政改增添不明朗因素。
隨風擺柳試問黨格何在?
記得所謂「公民提名」方案,最先由「真普聯」的學者團提出,並且在「真普聯」的會議內進行討論,但民主黨一直都沒有表示支持,就算當「學民思潮」儼然以反對派共主的身份「要求」各反對派政黨簽署「公民提名」約章時,民主黨也一直頂住壓力拒絕簽署。雖然民主黨的理由是指希望進一步討論方案利弊,但實際上是明知道「公民提名」不符合《基本法》與人大常委會決定,將普選與「公民提名」綑綁起來,結果只會令政改破局,所以才一直拒絕表態。但過不了多久,何俊仁這個民主黨前主席卻公然打倒昨日的我,對「公民提名」大唱讚歌,然則民主黨何以不在第一時間表示支持,相反在「學民思潮」與一眾激進反對派施壓後,就突然轉軚,試問黨格何在?
事實上,在這次政改討論中,雖然只是開始了幾個月,但民主黨已經給人進退失據、左搖右擺之感。當戴耀廷等人最先提出「佔領中環」之後,民主黨也表示不支持違法暴力行為,但當激進反對派高調參與後,民主黨又突然參與其中,現時甚至扮演地區動員的角色,由何俊仁愛將尹兆堅協助推動。又如民主黨在當年公民黨、社民連發動「五區公投」時,一直明確反對,並且點出了「公投」的危害,但現在何俊仁之流竟然主動表示願意辭去「超級區議員」議席,藉此引發補選就政改方案進行「公投」云云,彷彿完全忘記了民主黨當日批評「五區公投」的說話。
落實普選必須擺脫綑綁
民主黨的立場不斷轉換,龍門不斷移動,不但說明民主黨至今仍然沒有明確立場,更反映民主黨企圖討好激進反對派,以免再受到他們的狙擊和施壓。所以,當激進派全體動員參與「佔中」時,民主黨恐怕繼續企硬成為被針對的對象,於是急急歸隊;對於「公民提名」方案,民主黨肯定是知道不可行,但在公民黨等黨派相繼轉軚之後,民主黨又不敢堅持下去,說明民主黨已經失去了司徒華在生時擇善固執的膽識和能力。當年面對公社兩黨以及《蘋果日報》的瘋狂攻擊,司徒華毫無懼色;面對社民連支持者會到維園包圍辱罵,司徒華如常到維園寫揮春,反駁這些「憤青」的指控,最終令民主黨抵住了激進派的打壓,推動政改向前,令民主黨民望去到最高峰,這些都是來自擇善固執的勇氣和判斷。
但現在民主黨顯然是膽怯,對於上屆立法會選舉的慘敗仍然心有餘悸,擔心不乖乖歸隊,隨時被激進派打得無還手之力,所以要他們參與「佔中」就參與「佔中」,要他們辭職「公投」,就辭職「公投」。堂堂一個反對派大黨成為了激進派的「附庸」,實在令人唏噓,更令人擔心溫和反對派將會再次被激進派綑綁,堅持「公民提名」,否則一拍兩散,屆時本港普選將成泡影。現在就要看民主黨能否拿出魄力,擺脫激進派的壓力和綑綁,從本港的普選大局出發作出明智的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