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頌恩 香港工會聯合會婦女事務委員會主任
上月底,扶貧委員會公布了本港首次制定的官方貧窮線,指出本港現時的貧窮人口約102萬。工聯會婦女事務委員會(工聯婦委),特別關注當中婦女勞動力與貧窮問題。數據顯示,在職貧窮戶中,全職工作人口比例越低,貧窮率越高;近九成在職貧窮戶只有一名成員在職;住戶中有兒童或長者,貧窮風險更高。這些數字說明了社會低下層家庭,並未走出傳統性別分工的框框,依然是依靠丈夫獨力外出工作,賺取有限工資,妻子則在家照顧兒童、老人,致使家中勞動力不足,家庭經濟收入偏低,從而陷入貧窮。針對此等情況,政府應透過推動一系列政策措施,創造針對性的就業職位,釋放婦女的勞動力,鼓勵她們投入勞動市場,從而增加家庭收入,既可「脫貧」,亦可紓緩當前尤其是基層勞工供不應求的狀況。
強化托兒服務
根據扶貧委員會的報告,有兒童的貧窮戶人口達50萬,當中18.5%是家庭照顧者。根據我們多年與婦女接觸,了解到絕大部分婦女為了照顧子女而放棄工作。不過,如果住區內有托兒服務,她們就可以放心出外工作。然而,本港托兒服務名額一向有限。以「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為例,去年受惠的兒童只有10,333人,遠不及實際需要。根據統計,以全港貧窮兒童家庭最多的兩個地區,即元朗、觀塘的情況來看,有關托兒服務的競爭就是18.6:1及25.8:1,可見服務嚴重不足。就此,政府應該加強托兒服務名額,擴大受惠兒童的年齡,使照顧子女並不會成為婦女投入職場的障礙。
推動彈性工作模式
因為婦女要照顧子女及家庭,偏向選擇兼職工作。但現在市場所提供的工作崗位限制了員工上班時間。硬性制度阻礙了婦女投入職場。所以,應該創造一些能配合婦女需求的彈性工作。例如當婦女的子女上學後,那段時間就可以參與一些兼職工作,如辦公室清潔、餐飲行業等,幫補家計。現時有一些社會企業提供一些具彈性工作時間的餐具包裝、蔬菜洗滌的工作,婦女可以選擇自己適合的時間到工場上班。另外,政府應帶頭推動婦女參與居家工作,配合強化托兒服務的需求,把社區保姆轉為常規化的家居托管服務。同時,亦可開拓簡單的「手作式」工作,如包裝、編織、飾物製作,甚至「住家飯堂」等鄰里互助工作,讓婦女可以把工作帶回家,令工作模式變得更具靈活彈性。
提供就業支援津貼
不少基層婦女向我們表示,一些適合她們參與的工作,工資水平只是與最低工資相若,因為她們只會兼職數小時,在考慮到工作時段及工作地點後,人工並不吸引,故此她們情願賺少一點,留家照顧子女處理家務。在此情況下,建議政府可以設立一些鼓勵性的獎勵計劃,參考當年「本地家務助理津貼獎勵計劃」,並擴大計劃的受惠範圍,讓需要「跨區」或在「不受歡迎工作時段」工作的兼職婦女申請,提高她們投入工作的動力。
工聯婦委相信政府有決心處理貧窮問題。要協助家庭脫貧,釋放婦女勞動力是其中一個重點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