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將盡,影評人在回顧2013年香港電影的表現時,發現過去一年明顯多了一些不太顧及內地市場的製作。《迷離夜》、《奇幻夜》、《殭屍》、《飛虎出征》、《重口味》,以至一度成為全城熱話的《狂舞派》等,都是沒瞄準內地市場的作品。合拍片當道的說法,似乎有了一點變化。
這現象其實觸及了「境外」這個問題,它一直都存在,今年終於浮上表面。香港人和內地人合作拍電影,以前是港人主導,主權移交之後,主導權亦逐漸北移,港人參與度愈來愈少,以至終於來到一個地步,不是沒有港人參與,而是其數量和比例之少,令製作已不能稱上是合拍片,而是徹頭徹尾的「中國製造」。
近月中美合拍,劉亦菲主演的《最後的戰爭》,製作宣傳聲勢浩大,彷彿反映了合拍片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中國合拍的對象升級了,香港可供利用的價值下降了,一些北上的香港電影人的心態也要調整。
據一名現居北京的(香港)金像編劇透露,內地對香港電影人的尊重近兩年有急劇的變化。以往那些名人,尤其是男演員,在國內不再如往日吃香。他特別圈點了徐克,認為他還是很吃得開,除了他,任何人都可能經歷前恭後倨的待遇。
從港人的角度看,電影又成為一個內地吸盡港人經驗才華、然後一腳踢開的行業;從內地的角度看,以往香港電影人高傲囂張,獅子大開口,賺錢賺到盡(例子恕不便指出),今天風水輪流轉,毋須有歉意。
香港電影2013的轉向,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合拍片的新形勢?與其坐以待斃,就自己的價值剩餘搖尾乞憐,不如自求多福,早謀出路,於是港台(灣)合拍及重整香港市場的嘗試紛紛出籠。有學者曾預言香港將由電影製作基地轉為買辦中心,專注地區電影發行,我想沒有一個電影人想目睹這種事情發生,所以未來數年,大家都會有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文:朗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