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養生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穀雨時節需春捂 春天養生重祛濕


放大圖片

近日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穀雨有「雨水生百穀」之意,穀雨過後濕氣徐徐上升,天氣更加溫暖,對五穀生長有利。暮春溫度升高,濕度增加,亦有利細菌及病毒繁殖和傳播,穀雨之後「百草回芽,舊病萌發」,此時的養生原則應以扶正祛邪、健脾祛濕為主。「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只要做好時令養生,正氣充足,即使是流感來襲,我們亦能安然無恙。

文:鍾啟福醫師 (香港中醫學會理事 良方中醫診所醫師)

每次季節變換的前十八天,人體的脾臟均處於旺盛時期。脾屬濕土,濕為陰邪,最易損傷脾胃功能,引起脾虛濕困。按照中醫春季養肝健脾的養生原則,此時應該抓緊時機防濕邪、護脾胃。《黃帝內經》有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只要在春天把「升發陽氣」這個環節做得好,不但春夏時節能收到養生之效,就連秋冬季節的疾病也會減少發生,此為四時養生。

「春捂」與「春火」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春夏換季的一個交界點,這個節氣之後,降雨量逐漸增多,濕度增加,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外濕會引動體內濕氣,因此大家要注意「春捂」。「春捂」就是說,在乍暖還寒的春末,不要過早脫掉長衣。因為氣溫剛轉暖時早晚溫差較大,身體調節溫度的機能要慢慢適應外間環境變化,才能達到平衡狀態。所以,若過早脫掉長衣,一旦氣溫降低,或濕氣突然上升,便會令人措手不及,使身體化濕能力及抵抗力下降。同時,春季病菌大量繁殖,如果正氣不足就容易染上春季感染性疾病。由於春天陽氣始升,人體陽氣還較弱,人體五臟猶如春天的小草需要呵護,所以人們仍需注意保暖,勿使身體受寒。另外,隨着雨水增多濕氣上升,亦要注意脾胃與關節疾病的防治。

穀雨時節自然界陽氣驟升,人體內易引動虛火,表現為口瘡、牙齦出血、目赤眼乾、頭重目眩等疾患,這就是所謂「春火」,我們亦叫做「上火」。可能造成春天「上火」的原因有很多,但多與飲食、起居不節,貪食生冷、煎炸等食物,導致脾胃運化功能損傷、清陽不升有關。另外,焦慮、熬夜、休息不足會影響肝臟的解毒和疏洩功能。氣血不通便會引動虛火。因此,穀雨時節養生在飲食上應注意要合理搭配,不要吃過於寒涼及難以消化的食物,而要多吃健脾胃易消化的食品。

春末養生三妙招

在日常起居上,因穀雨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消,所以最好要早睡早起;還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洗頭後要擦拭乾淨,以防濕氣滯留於頭皮,導致頭風頭痛;保持空氣流通,多外出運動,適度排汗;通過聽音樂、耍太極拳保持心情舒暢,切忌憤怒憂慮而引動肝火。容易過敏的人要遠離花粉、塵蟎。想要在春季保持健康看似繁瑣繁雜,但實際上只要抓住以下三大要點,便可遠離疾病,全家安康。

1.生活作息順應時令:注意保暖,尤其是老人、兒童、長期病患者、手術後人士不宜過早減少衣物;女士不要為貪圖美麗現在就開始穿短裙、露肚臍。流感高峰時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11時前上床休息,要早睡早起。

2.適量運動強身防病:春季的鍛煉應以適量為主,以微微出汗的運動為佳,如慢跑、打太極拳等。晨曦之時,靜養心神,面對東方,氣納丹田緩緩有節律地呼吸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改善心臟病及呼吸道疾病的症狀。

3.春季飲食忌食寒涼:飲食應以疏肝健脾為主,食物要清淡、和暖、富營養,強調葷素配搭適當。忌食生冷、煎炸、油膩的食物。

清火明目「穀雨茶」

「穀雨茶」即穀雨時節採摘的春茶。價格經濟實惠,口感佳。中醫認為,穀雨這天喝茶能清火、辟邪、明目。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提到:「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穀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穀雨時節採製的春茶。春季雨量充沛,加上樹木經過冬季的休養生息,經過雨水的滋潤後,使得春梢芽葉肥碩,富含多種營養物質,使春茶滋味甘甜,香氣逼人,喝起來口感清醇。飲「穀雨茶」能溫氣血,除濕氣、防疾病。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以祈求春後身體健康。晚唐著名詩僧齊己在《謝中上人寄茶》寫道:「春山穀雨前,並手摘芳煙。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時令食療

1. 淮山薏米芡實粥

材料:山藥、薏米、芡實各5錢、陳皮1角、梗米及瘦肉適量

做法:將以上食材熬粥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祛濕。對容易疲倦,胃口不佳,脘腹脹滿人士尤其適宜

2.三色湯

材料: 黃豆芽2両,生薑絲5錢,紅大椒1個,白醋、麻油、雞湯、食鹽各適量。

做法: 將油鍋燒熱,下黃豆芽煸炒幾下,放入白醋炒至八分熟,放入雞湯及薑絲、紅大椒再次滾開後,再將黃豆芽、鹽、入鍋,淋上麻油出鍋即成。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因春天濕氣高而腰膝疼痛者更為適宜。

相關新聞
穀雨時節需春捂 春天養生重祛濕 (2014-05-04) (圖)
醫訊:酗酒為何傷身? (2014-05-04) (圖)
醫學解碼:血壓的正確測量方法 (2014-05-04) (圖)
關愛您的嗓音 (2014-04-27) (圖)
醫學解碼:慢性前列腺炎 對生育的影響和防治 (2014-04-27) (圖)
百草匯:風茹茶 (2014-04-27) (圖)
醫訊:中醫藥治療 能降低冠狀動脈狹窄程度 (2014-04-27)
吃對了孩子才健康 (2014-04-20) (圖)
百草匯:魚腥草 (2014-04-20) (圖)
醫訊:老年食品 未能滿足老年人 (2014-04-20)
我的養生法:食物互補又相剋 烹調選食需謹慎 (2014-04-20) (圖)
中醫減肥面面觀 (2014-04-13) (圖)
醫訊:浸大抗關節炎研究 獲國家基金資助 (2014-04-13) (圖)
我的養生法:四類補氣養血湯助你健康瘦身 (2014-04-13) (圖)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中醫護理 (2014-04-06) (圖)
我的養生法:粥食消化又滋養 可謂老年人之友 (2014-04-06) (圖)
醫訊:中醫針灸調理 子宮肌瘤可免開刀 (2014-04-06)
飲涼茶是「祛火」的最佳方案嗎? (2014-03-30) (圖)
「收火」食療 (2014-03-30)
我的養生法:合理飲食,延年益壽 (2014-03-3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養生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