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因對手藝頗有興趣,所以特別愛看介紹手藝的電視節目(television programme)。電視台有時也會播放相關節目,筆者今期就和大家分享一個最近看的節目。它探討了有關中國傳統藝術的製作和傳承的問題。
糖塑公仔 幾步成像
一門傳統藝術當然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可是隨荇犮N變遷,很多手藝都因為後繼無人,而面臨失傳(no longer extant)的危機。糖塑公仔就是其中之一。經驗豐富(experienced)的師傅只需幾個步驟,就將麥芽糖(maltose/ malt sugar)捏成形神俱備、色彩繽紛的立體塑像。不同顏色的麥芽糖代表不同味道(flavor),白色是雲呢拿(vanilla)味、粉紅色是草莓(strawberry)味,藍色是薄荷(mint)味,而綠色則是蜜瓜(melon)味。糖塑公仔亦是一種吹氣玩意,可以把它吹成一個球狀呢。
麵粉公仔 不能食用
除了糖塑公仔,還有一種同類型的手藝,大家知道是甚麼嗎﹖那就是麵粉公仔了。筆者偶爾在街上也會看見有人製作及售賣。其實麵粉公仔又稱為麵塑(dough figurine sculpture)公仔。麵塑公仔是中國其中一樣傳統的民間藝術。既然叫作麵塑公仔,那可否食用呢?原來在搓麵粉的過程中,會加入防腐劑(preservative)等大量物質來防腐和增加可塑性,所以是不能食用的。
麵塑公仔 開版傳承
人們一般對麵塑公仔的印象可能是動物或古裝(ancient costume)人身,但原來現在的麵塑公仔也有很多款式。筆者曾經在旅遊時,見過不同卡通人物的麵塑公仔,既神似又可愛。麵塑公仔最常見和最傳統的表達方式是籤插式,即用長長竹籤(bamboo skewer)插蚅捅鴗膝J,但原來還有座桌和精品形式的,鑑賞度較高。為了保存(preserve)這種手藝,有些師傅會開班授徒,希望將技術發揚光大,傳承下去。
說到傳承,筆者看過一個介紹陶藝的節目,才知道原來製造陶器的過程十分漫長,要很有耐性。因為做一個好的陶器,除了有很多步驟,還要配合天氣和適合的土壤。筆者最記得師傅建造了一個又長又大的窯( kiln),裡面放滿了大小不一的待燒造陶器坯體,其間還要觀察窯中陶器的狀況,陶器的外貌又會因其大小和受熱程度改變。
節目中的老師傅熱愛陶藝,以製陶器(pottery)維生,他說相比起瓷器(porcelain),他較欣賞陶器的樸實。老師傅的孫子亦在大學修讀陶藝,兩爺孫因一起製陶而變得互相理解和親密(intimate)。孫子雖然在節目中不滿意自己的製成品(finished products),但也同時表達了自己繼承陶藝的決心(determination),希望努力做得更好。筆者也希望不同的傳統藝術得以保存,讓更多人認識,繼續傳承下去。
Glossary :
麥芽糖 maltose/ malt sugar
防腐劑 preservative
古裝 ancient costume
窯 kiln
陶器 pottery
瓷器 porcelain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語言傳意學部講師 廖尹彤、崔穎欣
網址:http://hkct.edu.hk/dlc
聯絡電郵:dlc@hkct.edu.hk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