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歌聲魅影》是目前百老匯劇院最長壽的音樂劇。資料圖片
說到英國,大家可能只會想到下雨、大笨鐘或英女皇,但不知大家有否曾經到百老匯劇院看齣音樂劇?
顧名思義,音樂劇(musical)從19世紀開始於西方國家出現,是以音樂主導的戲劇,所有參演的主角都少用說話來演繹內容,取而代之以歌曲(songs)敘述劇情,增加了戲劇的趣味。音樂劇並沒有固定長度,一般都會以兩小時至三小時完成。音樂劇以樂譜(score)、歌詞(lyrics)及劇本(book/script)組成。我們可以到劇院(theatre)觀看音樂劇,但如果你是音樂劇愛好者,就必定要到最傳統及最有味道的百老匯劇院一遊。
吊燈從天降 觀眾拍手歡呼
筆者雖然未曾到紐約曼哈頓區的百老匯劇院,卻有幸到倫敦女王陛下歌劇院(Her Majesty's Theatre)看了個人喜歡的《歌聲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及《孤星淚》(Les Mismrables)。筆者認為,到音樂劇之都看一齣家傳戶曉的音樂劇,是文化交流中一種不可多得的體驗。最難忘的是《歌聲魅影》中的一幕,在半空中吊燈(chandelier)從天而降,而所有觀眾會在劇目完結後拍手歡呼,那種震撼人心的感覺相信在香港難以感受得到,因為你會疑惑為甚麼當地人能夠如此投入於藝術表演。
《歌聲魅影》成最長壽音樂劇
談到音樂劇,絕對不得不提傳奇人物(legendary)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yod Webber)。韋伯從16歲開始便作曲(compose),其中以《歌聲魅影》、《貝隆夫人》(Evita)、《貓》(Cats)最為港人熟悉。而《歌聲魅影》音樂劇更是歷久不衰,韋伯撰寫的版本從1986年開演(premiere)以來,一直在全球各地進行表演,是目前百老匯劇院最長壽的音樂劇,到2012年已公演了1萬次。而2013年,韋伯的星光列車Starlight Express亦有到香港演出,相信音樂劇迷也有去捧場吧。
當不少人都以為音樂劇是過時(outdated)的東西時,有趣的是,印度卻以此為潮流(trend)。印度電影(Bollywood films)大多以音樂劇為主,劇內包含吸引觀眾的歌舞場面、三角戀(love triangle)及搞笑情節(comedy scene),所以這類影片亦稱為Masala films。
音樂跟文字一樣,都是溝通工具(communication tools)。只要大家多以音樂作學習途徑,學習英語必定事半功倍。
Glossary :
音樂劇 musical
樂譜 score
傳奇人物 legendary
作曲 compose
開演 premiere
過時 outdated
三角戀 love triangle
搞笑情節 comedy scene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語言傳意學部講師 何穎欣、廖尹彤
網址:http://hkct.edu.hk/dlc
聯絡電郵:dlc@hkct.edu.hk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