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油價近期受伊拉克緊張局勢所支持,紐約期油價格續創今年新高。圖為伊拉克油田。 路透社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近來國際政經形勢,相互影響,愈趨明顯。筆者不只一次強調,金融市場上,真金白銀的交易,最是客觀。對於評價各方對事件的影響,有何想法或預期,都是最佳的參考。
說起來,沉寂一時的地緣政治問題,又再提升到投資者的認知層面。年初的烏克蘭事件,近月以來的東亞地區的爭端,本來都漸已消化,反而是上周的伊拉克局勢惡化,增添了不少影響。
紐約期油價格續創今年新高
即市所看,油價繼續受伊拉克緊張局勢所支持,紐約期油價格續創今年新高,不難看到,油價維持近日升勢,維持自今年年初起的一浪高於一浪的格局;此外,金價亦維持反彈勢頭。然而,除了這些一般與地緣政治關係較密切,或較避險為主的資產走勢,股市所呈現的,並不盡是悲觀。
上周五(13日)歐洲股市早段一度出現較大的跌幅,亦拖累美國股市早段向下。不過,歐美股市均出現趁低買入的現象,除英國股市外,紛紛從日內低位反彈,並收復大部分失地,至於美股更由跌轉升。由此可見,投資者對於事件的評估,傾向認為是短暫,對於經濟復甦的基本因素,並無太大影響,尤其股市估值以企業盈利增長推動,人心傾向樂觀,過去一季以來,即使各地紛紛出現事端,並未改變投資者的看法。
誠然,投資者不一定對,但考慮到眾人的預期,集合而得來的資產價格走勢,顯然有各式資訊一起反映,有人偏於樂觀,有人偏於悲觀,隨機因素互相抵銷,參考價值不少。事實上,由於真金白銀的投入,隨着事態發展而一直修正想法,用以圖利,是最合乎常理的推斷。以此觀之,大體上,目前環境並未惡化,即使電視新聞畫面所見,令人感覺強烈,卻是另一回事。
比較重要的,始終是資金的大格局,尤其是中央銀行,特別是美國聯儲局的取態,最為要緊。顯然,本周的重點將在於聯儲局議息,當局將會於本港時間周四(19日)凌晨宣布議息結果,市場預期聯儲局會將每月買債規模再縮減100億美元,估計主席耶倫在議息後的聲明,或會下調美國經濟預測,但上調通脹預期。
以過去幾次所見,每次會期都額外多減買債100億美元額度,只要今次不變,結果便與絕大多數投資者的期望幾乎是完全一致,那是好事,避免了市場不必要的波動。至於經濟方向和通脹數據的解讀,相信投資者都是理性而務實,對於下調經濟預測,應無太大反應,反正早於幾個月前,隨着美國天氣反常,影響到第一季的經濟增長,應該早有所料。
可不是嗎?早前公布美國首季GDP的變化,數字出來,比起一眾大行經濟師的預期綜合出來的估算,還是差勁,但數據公布後,美股不跌反升,一切盡在不言中。顯然,投資者不必等到事件發生,已經一直在反映事態變化,而真金白銀的誘因,肯定比寫報告為主的經濟分析為佳。
除了美國,別國央行亦有類似公布,但影響力應稍遜。日本央行和英倫銀行也將公布各自的會議紀要,或透露未來貨幣政策的線索。
結算因素 市場波動性增加
值得留意,本周後段將為美期及大量商品期貨結算的日子,市場波動性將會增加,屆時即使有大波動,未必可以完全歸咎於地緣政治。■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