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富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優化個人遊 撐消費挺經濟


放大圖片

■內地個人遊訪港旅客增長迅速,對特區經濟有所貢獻,也帶來擁擠及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 資料圖片

山西省政協委員、特許測計師、中國房地產估價師 張宏業

自2004年以來,內地自由訪港旅客增長迅速,對特區經濟有所貢獻,也帶來擁擠及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回顧過去十年間,內地個人遊訪港旅客從最初的426萬人次急升至去年的2,750萬人次,而十年間零售總銷貨額是一直保持上升,更於2011年達到最高峰的27.3%,但近兩年則徐徐向下,仍是保住年增長率10%以上。

在今年5月底舉行的策略發展委員會閉門會議上,傳聞特首曾拋出減少20%個人遊旅客的討論,期望引起相關業界及社會各階層人士的理性討論。鑑於種種經濟及社會因素,香港四月份零售銷貨值按年急跌一成,銷貨量則下跌9.5%,是連續一季下跌。四月零售銷售顯著下跌,主要是由於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值急跌39.9%,同樣地雜項耐用消費品及電器及攝影器材也錄得顯著跌幅,但服裝行業、超級市場貨品及藥物及化妝品仍錄得6.8%至11.3%升幅,反映訪港的「豪客不再,市民不減」。自由行客人不再集中光顧銅鑼灣、尖沙咀、旺角等傳統高級購物區,而分散到特區不同地區,尤其是新界新市鎮市區。

舖租與零售金額關係密切

自從2011年尾,本地零售總銷值增長率「摸頂」後,舖位租金及生意額升幅去年起同步放緩,料今年零售氣氛持續低迷下,舖位租金漸見下跌走勢。早年內地客高檔產品消費力強勁,帶挈奢侈品生意暢旺,金飾行、珠寶行、外國奢侈品牌店及藥行等等搶貴一線街舖。但步入近兩年,內地經濟放緩,內地送禮風氣減縮,令零售市道轉向「日用品化」,不少商戶生意額大減,最終結業或遷舖,出現現時一街「吉舖」林立的現象。

另外一線街舖行業過分單一,甚至一段道路上大部分是藥行的畸形現象,形成相互間產生不良的惡性競爭,那些商戶沒有固定/穩定客源的只有走上關閉路。除非業主願意大幅削減租金一成以上,可以預見短期內一線購物區「吉舖」量只有升沒有降現象。更加上今年世界杯足球賽事於六月中至七月中舉行,因為時區不同令亞洲區球迷只能深夜時分收看,這對本地/國內消費者的消費意慾產生巨大影響。面對租金下跌的走勢,業主會逐漸減租,促使旺區街舖使用者重歸廣泛零售行業,如食肆、便利店、銀行、電子產品公司等等,較多本地人可以經常性光臨旺區,有助減少中港兩地居民矛盾,幫助兩地和諧發展。

無可否認,奢侈產品大部分是進口的,產生的本地利益較低,且拉高整體店舖租金水平,又引起旺區交通、人流、環境的諸般不利因素,分流旅客往較偏遠地區是應該深入研究並實施。在今年預算案中,政府會透過14項措施去增加商業土地供應量,其中尤以利用收回市中心區的私人遊樂場/會所用地、研究如何策略性地開展四個主要市區區域的地下空間,加快機場北商業區發展及興建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上蓋及地下空間等等,有關部門必須加快開展研究,找出最快可行方案並具體地推進,從長遠角度去增加市區商舖用地供應量及分流購物區去其他開發地區。

去年有1,700萬名過夜旅客,而持「一簽多行」簽證赴港的內地旅客約有1,100萬人次,佔去整體40%。有些政界人士倡議可將「一簽多行」改為「一簽一行」或「一日一行」等等,期望可以大減約三成的「水貨客」,去解決新界西北的擁擠問題。筆者不甚贊成,因為本地零售行業供應大量低學歷人士就業崗位,「一刀切」政策只會扼殺大量基層人士就業機會,對本地消費力產生即時影響。優化自由行政策不應太過急進,可以由輕微削減5%以內啟動,再每三個月定時檢視,以再決定未來增減幅度。

入境人數宜以行政手法理順

上述社會各界觀點是只着眼旅客消費產生的直接產值及就業人數和負面的社會效益,而未有計及其他相關利益,如自由行可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包括人才互換、服務輸出、投資引入(港滬通便是好例子)。香港政府應該着力進行其他各樣「自由行」,如產品、服務、投資、人才等等!莫讓小眾騎劫大眾市民利益!大部分香港人同意自由行對特區是利多於害,政府可以通過調整人數、入境次數等行政手法加以理順。正如大部分市民不支持「佔中」行動和接受政府倡議的政改方案,市民願意於中央下放權力的「一國兩制」制度下共同建設特區,何以還拘泥於「自由行」的爭議呢?■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百家觀點:地緣緊張 市場解讀不盡悲觀 (2014-06-17) (圖)
內地首套剛需房應妥善解決 (2014-06-17) (圖)
優化個人遊 撐消費挺經濟 (2014-06-17) (圖)
日股下半年走強可期 (2014-06-17) (圖)
熱點透視:沙特與伊朗是穩定油市關鍵 (2014-06-17)
百家觀點:央行定向降準繼續微調 (2014-06-13) (圖)
損港營商環境措施不宜推行 (2014-06-13)
中國出口回暖 難阻經濟下行 (2014-06-13)
商品市場上半年表現活躍 (2014-06-13)
歐央行減息有多重意義 (2014-06-13)
熱點透視:小心併購盛宴後杯盤狼藉 (2014-06-13)
百家觀點:從兩極地價看下半年樓市走勢 (2014-06-10) (圖)
負利率作期望管理 量寬是最後武器 (2014-06-10)
「定向降準」助力小微企業 (2014-06-10)
中國央行不會全面大放水 (2014-06-10)
美國職位總數重返海嘯前高位 (2014-06-10) (圖)
熱點透視:德拉吉「智能炸彈」可惜扔晚了 (2014-06-10)
百家觀點:歐美貨幣政策分歧 惟經濟前景均轉佳 (2014-06-06) (圖)
資金泛濫 歐股債次季受捧 (2014-06-06)
混合所有制 國企改革亮點 (2014-06-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富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