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隨着「佔中公投」、「七一遊行」過去,「佔中」行動踏入7月份亦呈現出新的動向,就是逐漸有化整為零以及多路出擊的態勢。「佔中」可能不再是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地點,由某班人引爆發動,而變成了不同的反對派政黨團體都可以舉着「佔中」之名,發動各種不同模式的所謂「公民抗命」行動;而針對的目標也不再局限於中環交通要道,而是包括不同的政府機構甚至地標建築。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各種什麼「提前佔中」、「預演佔中」將會此起彼落,不斷試探當局的底線,不斷將行動升級,直至最後全面「佔中」。出現這種情況,既是由於化整為零可以更為靈活,不怕一擊之後就無以為繼,更重要的原因是「佔中三子」以及溫和反對派面對激進反對派的施壓,已經亂了陣腳,於是唯有提早進行各式各樣的「佔中」,以 「滿足」激進派的要求,但結果也不過是割肉餵虎,逃不過被激進派吃掉的命運。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日前在《城市論壇》上透露了兩個訊息:一是民主黨終於抵受不住壓力,在外有激進派步步進逼,內有少壯派不斷「逼宮」之下,可能會在7、8月份發動「佔中」。二是她表示,「『佔領中環』應一波接一波地抗爭,現時未進入第四波,都已經有第三波。」對於她所謂「佔中」將出現一波接一波的抗爭,正反映了「佔中」的新趨勢,就是不再固定於一個模式,也不再固定於一個時間。
「佔中」已經發生
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說,「佔中」早已經發生了,就是在「七一遊行」之後「學聯」發動的佔領遮打道以及「學民思潮」通宵包圍特首辦的行動,尤其是前者已是一次名副其實的「佔中」。幾百人在沒有申請不反對通知書之下,公然癱瘓中環要道,並且不聽警方勸導離開,最終導致警方的大規模清場及拘捕行動,500多人被捕,多人事後被檢控。這樣的一個行動,不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是一次「佔中」,然則是否「佔中」已經悄悄結束?當然不是。這不過反映各路激進政黨團體,都不再拘泥於所謂「正版佔中」,任何人都可以自行高舉「佔中」旗幟,自稱「佔中」行動,而「佔中三子」不但會樂觀其成,更會予以背書,就如對待「學聯」以及「學民思潮」的行動一樣。即是說將來的「佔中」行動可能會不斷出現,正如劉慧卿所說的一波接一波發生。
另一方面,之後出現的各種「佔中」行動,也不會只是單指中環,而是會對準所有政府機構和地標性建築物發難,就如早前東北撥款時意圖發動的佔領立法會行動;又如「學民思潮」的所謂包圍特首辦;甚至一些私人企業的總部都可能成為激進人士的目標,總之整個中環什麼地方都有可能面臨被佔領的風險。「佔中」化整為零以及多路出擊的趨勢將為警方部署帶來困難,將來「佔中」可能會頻繁出現,任何一個議題都有可能引發「佔中」,對於警方執法肯定帶來挑戰,也會嚴重威脅社會的利益,對港人來說肯定不是一個值得欣喜的趨勢。
激進派已騎劫行動
何以「佔中」近期出現了這些變化?當中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按原來「佔中」搞手構思,要在中環發動一次萬人癱瘓,是一個龐大的行動工程,不容易操控,也涉及大量的問題,現在看來「佔中」搞手在策劃過程中面對了不少困難。將行動化整為零可以更為靈活,不怕一擊之後就無以為繼,就算失敗了也不怕令整個行動煙消雲散,還有「東山再起」的本錢,等於在賭枱上分注落盤,不怕一鋪輸個清光。更重要的原因,是「佔中三子」以及溫和派面對激進派的施壓,已經亂了陣腳,「三子」更失去了主控全局號令天下的能力。為了保住名義上的「共主」之位,唯有提早進行各式各樣的「佔中」,以「滿足」激進派的要求。然而,「佔中」得不到民意支持,不論規模大小、次數多少,發動一次便失分一次,溫和派以為參與其中可以討好激進派,結果也不過是割肉餵虎,逃不過被激進派吃掉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