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十多年前的冬天曾去過莫斯科,可能是天氣關係,市面一遍陰森,行人面目呆板。今夏去聖彼得堡,氣氛好多了,女孩子鮮豔的裙子超短,朝氣蓬勃。旅行團導遊帶我們參觀當地菜市場,蔬果種類比起英國更豐富。女導遊說,他們如今所欠缺的,只是錢。
為了多賺錢,俄國旅行團強迫遊客購物,就像香港的內地購物團一樣,被困在商店內個多小時,導遊失了蹤。最令人氣憤的是,有一次我們聚集公園的一座雕像下,聽導遊訴苦,薪水低,政府不提供公屋,生活困難。說了半天,團友三急,導遊立即有藉口帶我們去商店;據她說,只有商店才有廁所設備。如此這般,又浪費幾小時。後來才知道,公園那座雕像,原來是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導遊沒提他一句。
俄國套娃質劣而價高。十多年前的套娃喜歡採用國家領導人,如: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現在他們都不見了,僅留下列寧和斯大林。遍尋普京套娃不獲,是不敢向他開玩笑吧?
中國曾經和蘇聯以兄弟相稱,蘇聯雖已解體,兄弟間的許多「習俗」仍保留下來,似曾相識。星期日早上我們經過市中心公園,一大片空地被老中青三批人佔據,大跳交誼舞和搖滾舞,音樂響徹雲霄,十分精彩。我們的旅行團中有英國人,他們被那種震撼場面嚇壞了。我們見怪不怪,上海黃浦江邊更熱鬧。
為了賺錢,旅行團完全不顧商業道德,收費高但服務差。我們在聖彼得堡吃了兩頓午餐,侍應生偷懶,不肯逐一分派碗碟,而是面黑黑地站立枱頭,將碟子飛過來。這種惡劣態度,令我想起中國改革開放前的國營飯店;「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如今內地很少再見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