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形似「跳舞女孩」的花。 作者提供圖片
潘國森
今年中秋前後,到四川峨眉山參加「峨眉臨濟宗」的學習班,在伏虎寺附近的旅館落腳。幾天下來,竟然抽不出時間一遊伏虎寺和鄰近的報國寺,真是咫尺天涯了。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乘車約兩小時即到峨眉山市,途經眉山、彭山等地。眾所周知,眉山是蘇東坡的故鄉。彭山,則據九旬老人先前賜告,是壽高八百彭祖的老家。九旬老人於一九四一年抗戰期間,由重慶到成都,路經眉山、彭山。七十三年過去,擔心那「彭祖舊墟」和供奉《陳情表》作者李密的忠烈祠會否隨地區發展而湮滅。遙想老人家昔日以少年西行避倭,路程必多徒步,不似我們今日往來便捷。這蜀道,早已不如詩仙李白所嘆的「難於上青天」了。
便想起讀尚秉和先生《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憶述其在清末到北京考舉人的經歷。尚先生是前清翰林,解放後不久辭世,博學通人也。其所著《周易尚氏學》重建西漢先賢所傳易象,是書為學易者必讀。尚先生言道,當時赴京考試,所經官道寬數十丈,連續六百里古柳參天,經常數里不見烈日。樹蔭下有小販賣茶、賣酒、賣餅,「疲則憩、熱則乘涼、渴飲飢食」,「雖遠行而有閒逸之趣」。後來鐵路興,古木盡毀,官道官地為平民佔用,只餘兩條路軌之寬。
峨眉山水質清冽,平素不嗜辣的同學,在這幾天都能吃辣。此間早晚溫差不如想像中之大,帶來的寒衣未派用場。山居沒有甚麼夜生活可言,想起少年時偶讀錢鍾書的《一個偏見》,文中引南北朝詩人王籍的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來到峨眉山,方知此聯的意趣。還有久違的「雞犬相聞」。後來問旅館主人,自己養的母雞會否宰來吃,主人搖頭說不。守門的大黑犬很會認人,見旅館的住客必不吠,似為甚有靈性。
幾天課程中間,到中峰寺一遊,發現一種有趣的花,詢問當地人,都不知名稱。那就叫「跳舞女孩」吧!這花或是吊鐘花的一類,花蕾下垂,花瓣色作桃紅。花萼共四瓣,開花後橫看似女孩平伸雙手,花瓣似舞裙,花蕊下垂似女孩雙足。最奇是花開後,花萼裂開,形成一個疤,似女孩的一雙妙目。花開有早有遲,便似大大小小年齡的女孩集體起舞。
峨眉山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課程完結後,要登金頂一遊。這回川遊,還要到樂山大佛和成都市中心。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川遊雜記.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