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佔中」的「非暴力抗爭」實為「顏色革命」系列評論之二
文平理
將「佔中」行動定性為一場港版「顏色革命」,有人可能覺得「罪名」過重、帽子太大;有人甚至認為有關判斷是「嚴重錯判」,可能令青年學生產生對抗的情緒。然而,對於這樣一場複雜、嚴峻、激烈的政治行動,必須對其本質有準確的判斷,才可以對症下藥、標本兼治。對於「佔中」的定性不能只看其主要參與者是甚麼人,更重要看其幕後操盤手的動機和手段,要將香港引向何處。在這場「佔中」行動中,參與者以青年學生為主,相信他們絕大部分都不是要發動「顏色革命」,但問題是幕後的組織者、發動者、教唆者卻將「佔中」當作一場藉「非暴力抗爭」推翻現政府,繼而主導政改方案,最終達至奪取政權的行動。當中不論其步驟策略,以至外國勢力的介入,都有明顯「顏色革命」色彩。行為決定於本質。儘管大部分參與者可能不了解甚至不認同其目的,但並不影響到對整場「佔中」的定性。相反,唯有讓社會了解到「佔中」的奪權本質,才可避免青年學生成為一小撮野心家的棋子。
隨着愈來愈多外部勢力介入「佔中」的證據曝光,社會也逐漸看清楚「佔中」這一場港版「顏色革命」的本質。然而,有些人士卻不以為然,認為不宜將行動定性為港版「顏色革命」,他們當中一些人可能出於善良願望,認為行動只是青年學生表達對民主的訴求,與「革命」無關;一些人則是因為對「佔中」行動本質理解不足,將老虎當小貓,認為「佔中」只是一場較大規模的政治抗爭而已。反對派更加矢口否認是在策動「顏色革命」,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港人要命運自決,並不等於要脫離中央」;學聯常委張秀賢日前更撰文直指中央誤判,「北京對香港形勢的誤判,不論是人大常委會政改8.31 決定,抑或是現時被錯判為『顏色革命』」,有報章社評也表達了類似觀點,認為將「佔中」定性為「顏色革命」是「嚴重錯判」。
定性是看組織者圖謀而非參與者
然而,這些說法如果不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就是故意混淆視聽,掩藏「佔中」的真正圖謀。所謂定性,就是根據社會現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從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來研究事物的一種方法或角度。對一場政治行動的定性,必須有全盤的分析和研判,不但要看其參與者主體,更要看組織者目的和圖謀,也要考慮行動的各種特點,並且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對於香港「佔中」,固然參與者主要是青年學生,他們不少都是沒有任何政治背景、入世未深,只是本着一片熱誠,懷着對民主的嚮往而參與。由於主要參與者的單純背景和動機,難免令外界對行動寄予一定程度的同情,並且將行動定義為一場「學生運動」。
但這種說法存在明顯的缺陷,就是將參與者與組織者歸為一類;將參與者與行動目的混為一談。大部分參與「佔中」的青年學生熱誠不容懷疑,但問題是學生儘管無意發動奪權「顏色革命」,但組織者卻非這樣想。戴耀廷在去年一月提倡「佔中」以來,一直強調「佔中」是一場「非暴力抗爭」,他並以「愛與和平」進行包裝,令市民尤其是青年學生以為這只是一場單純的和平抗爭。但如果了解到「非暴力抗爭」的歷史和沿革,就可以知道所謂「非暴力抗爭」只是手段,藉以迷惑煽動市民參與,真正目標卻是要推翻現政府奪權。在多個國家或地區搞得雞犬不寧的「顏色革命」,從來都是以「非暴力抗爭」的面目示人。但示威者高舉非暴力,並不代表暴力就不會出現。恰恰相反,示威者千方百計挑釁當局使用暴力,以激發市民上街反政府。當中最明的顯例子,就是烏克蘭基輔獨立廣場槍擊案。
「非暴力抗爭」就是為了奪權
「佔中」搞手從一開始就將行動稱為一場「非暴力抗爭」,目標就是要中央接納其「公民提名」方案,要求人大撤回政改決定。說穿了,就是要排斥中央對香港的憲制權力,藉「佔中」去爭取一個確保反對派成功「出閘」甚至當選的方案。在「佔中」主舞台上有兩個大字:「自主」。甚麼是「自主」?就是要奪取中央對港管治權,將香港當作一個政治實體,最終通過「公民提名」實現改朝換代的目的。這一個目標,連反對派也不能否認,否則他們沒有必要搞出這樣一場「佔中」,試圖推翻香港基本法所規定的普選制度。「佔中」就是用街頭政治,在香港基本法外另搞一套,以達到奪權目的,這才是「佔中」的本質,而「非暴力抗爭」則是手段,青年學生就是被煽動出來火中取栗的棋子。
對於「佔中」的真正圖謀,相信絕大部分參與者都不了解,他們大多受到反對派的煽動唆使,而走上街頭希望爭取一個民主政制。但這並不能改變「佔中」港版「顏色革命」的本質。如果再深入分析這場「佔中」,其策略及步驟正正與美國在各地策動的「顏色革命十二步」如出一轍。根據其十二步,現時香港「佔中」已經到了最後階段,如果不是中央堅守底線,寸步不讓;如果不是特區政府處理果斷,沒有自亂陣腳;如果不是警方專業克制,多番瓦解別有用心者製造流血事件的圖謀,港版「顏色革命」造成的惡果將較現在嚴重百倍。再看外國勢力對於「佔中」的介入和聲援,美國通過其香港代理人及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為「佔中」提供大量金援和建議,這一連串的行徑都與各國爆發「顏色革命」時的經歷一模一樣。將「佔中」稱為港版「顏色革命」是合適、準確的判斷。
中央對香港事務的判斷,都是出於維護香港長遠利益,維持香港長治久安的角度出發,並且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及論證,有確鑿的證據。各界應高度重視,讓廣大市民都了解到「佔中」的危害,讓青年學生早日離開街頭,以免悔之已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