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各師各法:盼釋大眾誤解 改變回收習慣


放大圖片

■蘇詠梅指,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故需喚醒教育界與市民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鄭伊莎 攝

於大專院校校園推動可持續發展,致力「寓環保於大學生活」是重要一環。教院兩位學生在推廣環保的路上各有特色,有人積極參與環保活動,有人希望將教育融入環保,讓學界「環保種子」慢慢發芽。他們期望「8Bin筒」釋除大眾對塑膠回收的誤解,改變市民回收習慣。

教院可持續發展教育學士課程二年級生黃菀參坦言,自己生活未至於「百分百」環保,但會關注有關議題。她又參與不同環保團體舉辦的剩菜回收、收拾沙灘垃圾、製作綠色地圖等活動。她認為,環保價值在於在日常生活觀察與認識身邊環境,將所學貢獻環境,讓社會持續發展。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常常因為各種理由,將應有的環保節約意識擱置一旁。她曾與環保團體在一次市民的遊行活動後,收集到逾300公斤宣傳紙張,凝視茪@桶桶廢紙,不禁慨嘆:「為何有些人說要環保,卻不實行?」

環境顧問辭高薪厚職返教院

就讀教院研究院課程的楊少杰,對此體會深刻。他舉例指,城市人樂於享受電力帶來的方便,卻未必察覺到背後的資源損耗,以及一些煤礦工人付出的健康以至生命代價。他熱衷環保,本科於港大環境科學畢業後任職環境顧問,為公司提供節能策略,但漸漸發覺環保並非單靠系統輔助即可,「最迫切的是讓人們知道如何環保,就好像種子需要靠培育才會慢慢發芽,環保就要靠研究及教育推動。」因此,他毅然辭職重返校園,並於教院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協助研究。

兩人深明教育是推動環保一大助力,他們都對教院推行嶄新的塑膠回收分類計劃表示欣喜。有份就「8Bin筒」計劃作分析的黃菀參指,不少同學過往並無想過塑膠可分為八大類別,但透過計劃的宣傳學習,普遍人學會新回收知識,更願意身體力行、參與其中。

楊少杰指,因膠樽清潔回收成本高昂,令不少回收商放棄,所以不應該以為喝完飲品後將膠樽直接投入分類箱便自覺完成任務,「要經過清潔、分拆、壓縮,最後才分類,小小的幾步,應該由我們做起。」 ■記者 鄭伊莎

相關新聞
大學可持續發展系列:「8Bin筒」回收塑膠 教院冀社區推廣 (2014-11-12) (圖)
各師各法:盼釋大眾誤解 改變回收習慣 (2014-11-12) (圖)
何大一柯清輝余國春膺城大榮譽博士 (2014-11-12) (圖)
會展學教博覽 教院推自閉症教材 (2014-11-12) (圖)
面書論「佔」爆粗 理大生遭投訴 (2014-11-12)
好人好事:中大肌萎生爭分奪秒亞殘運摘金 (2014-11-12) (圖)
怪獸家長「超記仇」 小六翻小一舊賬 (2014-11-11) (圖)
教局研「貨櫃課室」可行性 (2014-11-11) (圖)
李嘉誠基金邀百師生訪以國企業 (2014-11-11) (圖)
吳克儉講故事 析生涯規劃重要 (2014-11-11) (圖)
「職」說普通話:粵動物詞彙 多貶義咪亂用 (2014-11-11) (圖)
好人好事:鐵窗苦讀終有成 盼擁至親做好人 (2014-11-10) (圖)
個案一:曾綁架殺人 求學路兜轉14載 (2014-11-10)
求學路漫:克服重重困難 在囚者終圓夢 (2014-11-10) (圖)
個案二:化身「書蟲」文字淨化心靈 (2014-11-10) (圖)
鼓勵進修:懲教署支援學業 3年9人膺學士 (2014-11-10)
大學可持續發展系列:浸大生「摷垃圾」揪出校內「大撠迭v (2014-11-07) (圖)
特寫:環保達人:堅持「應用則用」 (2014-11-07) (圖)
造大個餅: 想了解到「唻降窗v 「先鋒」盼傳薪火 (2014-11-07) (圖)
好人好事:失明不失希望 展能童獲獎學金 (2014-11-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