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家 Robert Cyran
英特爾又回到每況愈下處境。上季個人電腦(PC)需求出現2012年以來首度成長,但已證明這只是空歡喜一場。如今市值1,460億美元的英特爾下修幾個月前發布的營收預估。微軟及惠普也提出類似的財務預警,加上英特爾應收帳款激增,都凸顯了現實情形。這讓英特爾的移動事業空缺又攤在陽光之下,同時意味着其他供應商也岌岌可危。
去年4月,微軟終於不再支援可敬的Windows XP,為PC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雖然Windows XP推出至結束支援有12年之久,但許多企業認為這個系統已經足敷使用,並持續讓這套系統在電腦上運作。由於微軟不再對XP發送安全補丁,企業主因而被迫升級。
中小企汰換電腦速度遜預期
如今強心針的效力退去,因企業已經完成電腦硬件的汰換。微軟在1月率先敲響警鐘,稱從設備製造商收取的Windows系統授權金已然下滑。惠普2月時稱上月PC銷售明顯走軟。現在輪到英特爾稱中小企業汰換電腦速度不如公司預期。
令人憂心的跡象還不只於此。過去一年,英特爾應收帳款的成長速度是營收增幅的四倍,這意味着存放在聯想(0992.HK)等供應商的超額存貨非常可觀。為了要出脫這些存貨,這些供應商恐怕將大舉降價求售,並減少對英特爾等業者的訂單。不過英特爾並不預期毛利率會受到衝擊。這聽起來相當樂觀。該公司的獲利多寡,與其產能利用率能否維持於高檔息息相關。若需求下滑,獲利下滑幅度會更大。
儘管超額庫存應可在一至兩季的時間消化完畢,英特爾的根本問題沒辦法這麼快就獲得解決。不論何種類型的消費者,其電腦運算需求多逐漸轉移至移動設備上處理。消費者買進新款智能手機的頻率要比PC來得高。先前XP的用戶可能會有好長一段時間不再需要做系統升級。對於微軟、英特爾及美光 MU.N 等營收高度仰賴PC業務的企業來說,或許不久後就得要再次向下修正財測。■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