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富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醫藥電商化 大藥企優勢大


比富達證券(香港)市場策略研究部高級經理 何天仲

得益於互聯網技術及移動終端的迅速普及,內地醫藥行業與電商也擦出了火花,電商成為醫藥銷售的新模式。近年內地持續深化醫療改革,醫藥分離成為主要改革方向,醫藥行業壁壘已逐漸被打破。去年內地對處方藥網售解禁,同時引入第三方物流,為醫藥電商的發展掃清了障礙。筆者認為,大牌藥企由於品牌效應大及資金實力突出,發展電商化優勢明顯,前景可看高一線。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截至2014年12月,內地網民規模達到6.49億,普及率為47.9%,使用手機上網人群佔比為85.8%。其中,城市網民佔比達72.5%,農村網民僅佔27.5%。而O2O(online-to-offline)的發展情況各有不同,一線城市最為成熟,二三線城市仍處於高增長階段。由行業來看,餐飲和休閒類的O2O市場較為成熟,醫療行業O2O的發展仍非常滯後。

管制放開 市場增長潛力大

雖然內地醫藥電商2005年已起步,但長期以來僅限於銷售非處方藥(OTC),且物流運送監管限制大,醫藥電商發展非常緩慢。不過,內地在2014年出台了《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允許網上銷售處方藥,同時放開第三方物流平台的約束,為醫藥電商的發展打開了大門,市場規模由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一下子躍進至萬億元。

近年內地居民健康保健的意識提升明顯,網上自主購藥意願不斷增強。但內地醫藥電商仍處於起步階段,行業滲透率只有不到3%,對比發達國家滲透率可達到20%,內地醫藥電商提升空間極大。另外,海南和上海已在試點用醫療保險來報銷網上購藥的費用,試點城市有望持續增加,料可吸引更多消費者網上購藥。

一直以來,醫院都是內地處方藥最主要的銷售終端,但由於種種原因,部分品牌藥企難以進入醫藥銷售渠道,藥品銷量有限。現在放開網絡銷售限制,這類企業將迎來極佳的發展機會。但由於醫藥產品的特殊性,消費者暫時只會在較大的電商平台如天貓、京東等選擇購買知名藥企的藥品,且主要是保健類為主,料短期內處方藥網購的市場規模增長幅度有限。

筆者認為,雖然目前醫藥電商發展仍較為緩慢,但隨着政策進一步放開,以及其他配套服務持續完善,醫藥電商有望進入高增長階段。大藥企實力雄厚,競爭優勢突出,有望把握先機,率先佔領市場,值得關注。■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百家觀點:內憂外患 港旅遊零售業蒙陰影 (2015-03-13) (圖)
熱點透視:三大難題 英央行進退維谷 (2015-03-13)
失業率早已降 美加息只待通脹 (2015-03-13)
留意下周聯儲局議息聲明 (2015-03-13)
就業數據強勁 美加息預期升溫 (2015-03-13) (圖)
醫藥電商化 大藥企優勢大 (2015-03-13)
百家觀點:美加息與否 市場看法飄忽 (2015-03-10) (圖)
熱點透視:日本經濟難單靠圓匯貶 (2015-03-10)
7%左右增速或成新常態 (2015-03-10)
中央仍須出台刺激措施 (2015-03-10) (圖)
國策支持 光伏業迎來春天 (2015-03-10)
試談特區個人遊政策 (2015-03-10)
百家觀點:預算案土地房策多面睇 (2015-03-06) (圖)
美經濟非預期中好 (2015-03-06)
憧憬遊戲規則的改變 (2015-03-06)
內部分歧大 聯儲局略延後加息 (2015-03-06)
油價回穩 石油業加速改革 (2015-03-06) (圖)
熱點透視:忌低估實體資產投資風險 (2015-03-06)
百家觀點:人行出招效力恐遞減 (2015-03-03) (圖)
人行「放水」對沖通縮勢未完 (2015-03-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富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