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用「燒油燈」形容熬夜是參考書式的過時說法。 網上圖片
近日來,為了籌備最新推出的中學精讀書《This is Not a Book》系列,各同事們日以繼夜地進行印刷和拍攝的工作,筆者甚至在昨天的會議中睡着了。會議中有位外籍人士便問我:Did you stay up late last night? (你昨晚是否熬夜了?)我還來不及反應,便有另一位同事搶着替我回答道:Tommie and our team burned the midnight oil last week preparing for the latest updates on our books and mobile app. (Tommie和我們的團隊上星期為了準備推出的新書和手機程式熬夜了。)
我們可以從 burn the midnight oil這個俚語,知道同事十之八九是個自小從參考書中學習俚語的乖學生;而那個會議上的外籍人士很可能是個美國人,而美國人說「熬夜」,多半用簡單的stay up late帶過。以筆者過去近10年在美國和英國生活的經歷來說,burn the midnight oil這個俚語已經很少人用,比較新潮的用法有pull an all-nighter,解釋是「熬夜丶開夜車 」,句中pull本身是「拉、拖」的意思。所以,pull an all-nighter是表示不得已才迫使自己開夜車的,在趕功課丶考試的日子特別適用。
以上的例子說明了俚語的運用在不同場合丶不同文化之間有很大差異。美國人說英語具備「二少一多」的特點,也就是少一點艱深、也少一點死板,多一點幽默感。相反,有時候,同學如果只是單純地從那些補習筆記和參考書背誦出一些過時的俚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時反而會顯得有點不自然。 ■Prologue序言教育創辦人Tommie、英文科統籌Queena Ling及英文科顧問老師Ellen Lau
Email:tommie@prologue.hk;queena.ling@prologue.hk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