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林鄭:今次倘落空 普選遙無期


放大圖片

■林鄭月娥出席網台節目與劉慧卿對談政改。 彭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自明、關據鈞)據引述,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日前表示,特首選舉辦法要經過實踐才可以修改。特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形容這講法很合邏輯,若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未獲通過,香港將原地踏步,再無基礎探討日後如何改善。她並強調,香港市民「明明有票在手」,如果方案不獲通過,市民期望落空,政制發展更會往後退,普選只會更加遙遙無期,故再次呼籲反對派議員肩負憲制責任,以香港長遠利益及大局為重,作出歷史性決定,通過方案。

香港立法會「201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方案小組委員會」昨日舉行首次會議,並和「政改三人組」舉行會議。林鄭月娥在發言時說,當局留意到政府公布政改方案後,香港社會意見出現很大分歧,「最近的民調顯示,市民支持或認為方案要通過的比例較反對的為高,但要承認,社會意見相當分歧,有三成多市民表示不能支持方案,政改議題是相當具爭議。」

指市民「明明有票在手」

林鄭月娥在會上強調,香港市民「明明有票在手」,若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不獲通過,不但市民期望落空,政制發展更會往後退,普選只會更加遙遙無期。中央及特區政府有決心及有誠意通過政改方案,但方案必須完全符合香港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的框架。

她說:「若現階段仍然有人提出撤回或修定決定、提出明顯不符合基本法的建議,這是不切實際,也無助於落實普選目標。」若方案不獲通過,香港政制發展將會往後退,「有『泛民』議員樂見2017年原地踏步,沿用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但市民明明有票在手,原地踏步不單市民期望落空,政制發展更會往後退。」

林鄭月娥再次呼籲反對派議員,「若政改不能通過,今後是否有政治能量重啟『政改五步曲』?儘管特區政府以最大努力、花了超過一年半時間仍然未能收窄分歧,日後是否做得到?我是不存厚望的,普選只會更加遙遙無期。與其將方案擺埋一邊,思考2017年以後,我呼籲『泛民』肩負憲制責任,放低民主訴求理想,以香港長遠利益為依歸,作出歷史性決定,通過方案。」

出席網台促尊重民意

其後,她出席了由民主黨主席、立法會議員劉慧卿主持的網台節目。她把握機會,多次呼籲包括民主黨在內的反對派,考慮主流民意並支持通過普選方案,又希望劉慧卿回想2010年民主黨與中聯辦會面,最終促成政改通過的一幕,相信反對派今次同樣能以香港大局和市民意願為依歸,共同推動方案落實。

不能以「自己的標準」量度目前方案

她坦言,香港存在很多包括建制派和反對派在內的不同意見,有些意見甚至認為毋須普選,特區政府不能偏聽,反對派也不能以「自己的標準」來量度目前的方案。而「8·31」決定正是集合不同意見後的共識,確定了2017年可落實普選特首。

指王光亞「先實踐後改善」說法合邏輯

林鄭月娥在節目結束後,被問香港大律師公會代表引述王光亞主任提到「先實踐後改善」時,形容這說法很合邏輯,「如果能夠可以落實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到時就有了一個實踐的經驗,......但是如果今次是未能夠通過這個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方案呢,我們就會是在一個原地踏步的情況,你根本都無從講有實踐普選的基礎來探討往後如何再去改善這套選舉辦法。」

她強調,多次落區和市民接觸都感受到市民希望特首普選的強烈訴求,成為了特區政府的動力。特區政府會在方案表決前,繼續爭取其他仍未表態支持方案的議員支持方案,並會繼續向市民解說方案,希望市民的意見可影響議員投票意向。

被問及安排中央官員與反對派議員會面時,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已向中央反映部分反對派議員希望和中央官員再次會面對話的要求,但目前未有確實進展,尤其是在部分反對派議員沒有展示支持「8.31」決定的誠意。

相關新聞
京津冀一體化 開啟投資盛宴 (圖)
15萬打工仔即受惠32.5元低資 (圖)
「火車拉汽車」興起 「五一」自駕遊風行 (圖)
「趕客」響警號 遊客去哪兒 (圖)
林鄭:今次倘落空 普選遙無期 (圖)
財爺:政制原地踏步 經濟或陷瓶頸 (圖)
一哥硬漢別情:懷念警隊一切 (圖)
在尼失聯港人全尋獲 (圖)
「驚歷」綁4日 羅君兒記招報平安 (圖)
半噸冷氣機組件飛墜 重創女童 (圖)
嶺大辱警歌 校長警誡勿再犯 (圖)
高中小幼書價均加3.5%近通脹 (圖)
解放軍:美強化軍事同盟損和平 (圖)
「民告官」從此「零門檻」 (圖)
國共論壇 台方115人登陸
日本欠港人一個道歉 (圖)
無歉無恥 安倍難安 (圖)
法維和士兵雞姦10中非男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