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不少失明人士都依賴導盲手杖外出,而隨着科技進步,一支普通的導盲手杖,搖身一變成為超聲波導盲手杖。香港筆架山獅子會與中國內地製造商花了4年時間,成功研究一支多功能超聲波導盲手杖。身兼香港筆架山獅子會創會會長的眼科醫生楊榮新表示,此手杖能為失明人士帶來新的體驗。
楊榮新指,此支超聲波導盲手杖,加入廣東話語音提示、方位提示及懸空障礙物提示功能,可講出時間及方向,當距離物件愈近時,發出的聲頻亦會愈頻密,提示失明人士。他指,研究及改良這支手杖花了4年時間,從今可以為失明人士帶來便利。
楊榮新又稱,他於4年前在英國發現超聲波手杖,但該手杖費用高達港幣7,000元,一般失明人士實在難以負擔。因此,經過一番努力後,這支適用於本地失明人士的超聲波手杖終於面世,而成本只需港幣1,000元。他續指,在獲得獅子會會員贊助10萬元下,已生產出首批100支改良版超聲波手杖,全數捐贈予3個失明人士機構,包括心光盲人院、香港失明人士互聯會及香港失明人士協進會,讓有需要的人士受惠。
楊榮新希望可以再籌集善款,生產第二批300至500支的超聲波手杖,讓更多失明人士受惠。他又表示,期望研發新一代超聲波導盲手杖時,可加上凸字,體積亦可減少,同時可研發適合小朋友使用的手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