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香港講夢想,就像緣木求魚,可笑至極,不少人也因此自我「降班」,將夢想界定為買樓上車,從不冀望做自己想做的事。
香港動畫師許誠毅,年過半百但心中仍有火,他生長在貧窮卻機會處處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和許多香港人一樣,經歷過做膠花、在工廠打工的日子,因為熱愛動畫,最後在美國闖出一片天,證明遙不可及的夢想也有成真的一天。
最近他帶着新作《捉妖記》現身,與前作《史力加》系列不一樣,此片真人結合動畫,故事奇幻得來頗有江湖味,而且他設計的新妖怪胡巴精靈抵死,巧妙融匯中國神話元素,惹人憐愛。這是他在夢工場工作多年後首次抽身製作東方故事,他更透露,未來最想與一班本地動畫師合作。■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被稱為「史力加之父」的許誠毅,投身動畫業二十多年,但歲月並沒有在他臉上留下痕跡,他依然頂着童顏開玩笑,與年輕小伙子沒分別。醉心動畫的人,大抵都有一顆童心,喜歡搞怪,許誠毅雖然憑參與《史力加》系列電影成名,卻不喜歡人們叫他「史力加之父」,笑言自己「沒那麼老。」
赴美發展
在香港長大,畢業後在廣告公司做了四年,那時他向公司請了三個月長假,飛去加拿大讀一個電腦動畫課程,讀完便打算回港重拾工作,但計劃趕不上變化,他回港前被美國Pacific Data Images(PDI)取錄,擔任動畫師,而PDI後來又被夢工場(DreamWorks Animation)收購,為他日後參與《史力加》製作埋下伏線。
初到美國的許誠毅是一個「香港仔」,不喜歡與人打交道,他最怕周一回公司同事問他周末過得怎麼樣,因為英文不好,經常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而且「我周末確實沒去甚麼地方,只會煲港劇,那時我看了很多香港電影,最怕看那種不在香港拍的香港電影。」因為語言不通而鬧出的尷尬事他依然歷歷在目,「我很怕與朋友聊天,因為他們聽不懂我在說甚麼,我說甚麼他們都說好。」雖然他很努力融入圈子裡,但大家說起笑話來,他不是慢幾拍,便是看到大家笑自己也跟着笑。更甚者,他曾以生疏的英文在四十人面前present,說來說去大家都不明白,幸好上司諒解,「那一刻我記得很清楚。」
異鄉人的失落,非筆墨能形容,慶幸一切都過去了,如今的許誠毅腼腆依然,卻不再為語言而煩惱。
動畫之旅
他在夢工場參與了多部動畫製作,《蟻哥正傳》、《荒失失奇兵》等,但真正為人熟悉則要數《史力加》系列。《史力加》第一集於2001年面世,全球大收旺場,此後的第二、三、四集亦極受歡迎,而許誠毅從第一集起便擔任動畫總監,到第三集更升格做聯合導演。「史力加是非常有趣的一部電影,我們將愛貫注進去,把這些角色當成真人般對待。工作時,我們不需要想預算,我們只聊好玩、得意的事,然後畫分鏡。每一部《史力加》都需要三年時間去完成,所以四部加起來足足十二年。」而他亦透露,比起做導演,他更喜歡做動畫師,因為每天只要專注畫畫、想一些趣怪的事,導演雖然權力大,但責任更大。他記得當上導演後第一次開會,監製千叮萬囑他「Don't be late」,因為時間就是金錢,「而且導演最重要的工作是為每一個同事提供最好的環境,讓他們在最舒適的氛圍裡創作,發揮最好的狀態。」
今次《捉妖記》,挑戰更上一層樓,以往習慣與動畫師溝通的他,首次面對一群演員,最初他亦錯誤百出,甚至將演員當成動畫師,要求他們走慢兩秒、轉身時多兩秒。「做《史力加》,不用理會角色靚唔靚,但演員則要顧及他們的演出有沒有生命力。」他事前得知將與湯唯合作,「她會問很多東西,像她的角色從何而來,我知道她的個性,亦準備好如何應對。」
他亦坦言,拍《捉妖記》最大的壓力,來自製片人江志強。「《捉妖記》很多東西都是想過、計算過的,但和江生合作真的很大壓力,我跟他說已經想好這樣拍,他會回一句:『李安應該不會這樣拍。』他和李安合作過三次,我一聽,只好回去再想。」他形容壓力大到連睡覺都會想着工作的事,去洗手間時會靈光一閃,發現有事情未做。
平衡現實
從一九八九年離開香港,至今二十六年,許誠毅慶幸「自己從不需要轉行」。
如今大學生畢業,不是想最想做甚麼,而是怎樣才可以上車買樓,現實將年輕人的志氣磨蝕,沒有人敢講夢想。但許誠毅則說:「我是那種不理現實的人,我在香港工作了四年,很少花錢,那時也沒考慮過買樓,覺得這些太遙遠了,我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後來去了美國,我的收入也OK,在夢工場工作很穩定,不用想收入。」他天性樂觀,拍戲不怕捱飯盒,甚至覺得飯盒有飯有菜有湯有生果很豐富,「現實是殘酷的,但做自己喜歡的事又很開心。」
「香港的動畫師在這一行做得很辛苦,他們很努力,但做出來的成果卻不似預期,很多人不是轉行,便是去台灣、新加坡、內地尋求機會。香港逐漸成為一個人才輸出基地,很多人都走出去。」他說,初去美國時心裡會想為甚麼要去人家的地方做自己的事,甚至覺得自己生不逢時,因為日本在那個年代已經發展出自己的動畫。因而決定拍《捉妖記》後,他第一件事便是回香港做,並打算與本地動畫公司合作,但談不攏,「一來他們不夠人,二來知道他們沒法專注做一個項目,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找香港動畫師做。」
他強調,「公司不需要規模很大,但要有心做,年輕人要確定自己喜歡才入行,不要因為想搵錢才做,因為這一行真的不好搵。」香港有不少優秀的動畫師,而許誠毅最大的夢想便是與他們合作一部本地動畫,「希望有一天投資者願意投資少少錢讓我們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