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著名當代水墨藝術家藍正輝,對喜歡水墨的觀眾來說不會陌生。他身為中國「體量水墨」開創者,以巨型黑白水墨畫見稱,其龐形面塊的筆觸縱橫奔馳、輕重緩急、乾濕濃淡,明顯表現了水墨藝術的書寫性。其豐富的形質及複雜的結構則把水墨推進到一個新的意境,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畫面充分表現出藝術家自身的胸襟與氣魄。而他的展覽,目前正在港舉行,其中將展示藝術家近年的最新力作。■採訪: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圖片由藝術家及世界畫廊提供
藍正輝生於四川,1987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是「85新藝術運動」參與者。藍正輝曾先後在美國、意大利、加拿大、德國、瑞典、台灣、香港、韓國、日本、印尼、阿聯酋等十幾個國家地區以及內地舉辦個展或參加聯展。
2003年以後,藍正輝確立了「體量水墨」的抽象水墨形式。「體量」,其一言「物質」--利用巨筆、巨紙、大墨缸、大畫幅去創作;其二言「精神」--力、勢、氣、神之體量的流露。在潑墨於水的過程裡,藍的這些精製而又粗糲的濃墨畫面以時間上的相對性轉換了我們的空間意識。這些畫具有一種玄奧的似是而非性。儘管他的大型水墨畫面向的是未來,但依然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密不可分。
藍正輝的藝術價值在於書寫性與圖像形式的融合。他通過對筆墨工具、材料、書寫方式、創作環境及創作過程的改造,使以線為主的書寫轉化為以墨塊體量為主的書寫形式,從書寫性來講,藍正輝所用的巨筆作畫,是走了一條與傳統相反的路,為自己提出了某種挑戰。
藍正輝逐漸成為當代中國藝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並沒有停下創作的腳步,他近年的新作品即將在是次世界畫廊的個展上亮相。我們也因而有機會與這位對中國當代水墨藝術發展極具影響的藝術家展開對談,和他分享他的水墨情緣。
可否介紹一下這次展覽的主題?
藍:我與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在今年三月的ART CENTRAL HONG KONG「藝術中環」藝博會已有一次成功的合作,推出的作品受到國際大藏家的青睞。這次展覽是由世界畫廊安排的向大眾推薦我水墨藝術作品的再次嘗試。
作品時間跨度有近十年,並特別根據展覽的空間選擇了不同尺寸、內容各異的作品。展覽以「躍式」系列作品為主,這是一個帶有人生哲理意味的話題。你試圖一躍而起,但終究你又跌回地面。這些主題與我一直堅持的藝術方向有關,以適當的水墨結構呈現某種情愫與思想,使他們相對更有厚重而深遠的意味;比較泛指哲理與更精深的視覺價值。
您作為中國「體量水墨」開創者,為何對巨型黑白水墨畫情有獨鍾?
藍:中國水墨一向比較節制收斂。如今的世界空間更大、節奏更快,傳統水墨應有所變以適應這個時代。我畫大水墨更多的是從我內心需要出發,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我是一個比較複合的人,我數理化都不錯,文史哲也很喜歡,東方西方視覺思想也涉獵。我喜歡一種趨勢性、方向性的思維,所以作品多以抽象手法去呈現。
十五年前我與北京的理論大家劉驍純博士有一個精彩的對話,開始了之後稱之為「體量水墨」的不斷拓展,當然之前長達二十年的結構修煉,也為我的大水墨表現做了最好的準備。我對筆做了改造,與劉老師商量的結果是筆大到我拿不動為止,最大的筆寬達三米之巨,自然畫面也大了起來。除了尺度的增大,我更希望有更大的精神含量。
因為在我成長的環境、經歷過程中有一個片語老跟着我;濃得化不開,那樣一種情結,正好可以用大水墨來表達。所以「體量」我翻譯為Heavy。這種熱情豪邁與主體性是傳統水墨缺失的,我試圖通過體量的擴展來增強中國水墨的表現力度,是否能做到惟有通過時間去檢驗。
可以具體談一談您心目中水墨藝術的書寫性嗎?
藍:我想強調兩點。其一,筆的運動產生書寫,對筆的概念沒有限制,一個筷子頭,一個掃把我們都可以把他們視作筆(書寫工具),由他們產生的痕跡都可以視其為書寫。當然各種筆(書寫工具)書寫之效果有高下之分。其二,我書寫的特點在於面書寫。我希望把墨法水墨的面力度與書法水墨之精神性與主體意志性結合起來,產生最強大的書寫。我正在路上。
怎樣看待在原有的中國水墨傳統上進行創新?
藍:離開傳統根基的創新,我把它叫做另起爐灶,那麼我們對它的價值認同會需要更長的時間,還不一定能確立。我的觀點是應該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創新拓展。在我的作品中許多傳統的元素我保留了,比如墨分五色,水墨藝術最微妙的感動得到了傳承,否則我們所謂創新的東西還不如傳統,創新意義何在?傳統的因素方便我們比較、辨別,觀察有進入新境的入口,這比較人性。
怎樣看待水墨豐富的形質及複雜的結構?
藍:在東方傳統的指標中比較講究形質,在現當代的國際視覺藝術指標中比較強調結構,特別是在抽象藝術中,好的結構至關重要。所以我的作品也很重視畫面的結構表現,在豐富的機理形質中,硬邊的形意態明確肯定,呈現一種率性灑脫之態。所謂有骨有肉,既瀟灑還嚴謹。這很難,需要藝術家長期刻苦的追求,在修為才情都到位時才能達此境界。
作為藝術家,自己的心境怎樣影響創作?
藍:藝術家多敏感,這種敏銳在他們內心會造成比常人更大的波濤起伏,他們看到想到與悟到的東西比一般人多,當藝術家又有才華很好地呈現出這種敏銳時,好作品出現了,好藝術家誕生了。我那些比較好的作品都是在某種氛圍環境下誕生,或是受到某種激勵、鼓動、刺激、頓悟、受傷、受損。這種外力作用於心境再作用於自己的創作,是 一個重要的創作原動力。
《藍正輝個人作品展》
時間:即日起至7月31日
地點:世界畫廊(中環都爹利街11號律敦治中心10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