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浩 香港能源經濟學會會長、前香港浸會大學教授
近來A股大波動,中央政府入市干預,引起一些人士和傳媒大肆批評。但世上任何一個國家或地方的金融市場,皆有人或集團利用灰色地帶或非法手段,企圖操控股價以攫取暴利,使股市出現不必要的大波動。政府有責任執法及維護秩序,歐美國家皆如是。
政府有責任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海嘯,是次風暴主要由次按危機引起,當時美國房地產發展火熱,一些大銀行只顧圖利,胡亂借貸給客戶買房。同時,大銀行把此等次按債券與其他大公司債券,打包成金融產品出售,雷曼兄弟屬此一類。未料後來美國房地產泡沫爆破,房價暴跌、利率飆升,大銀行及大金融機構如美國國際集團公司(AIG)等面臨大額虧蝕,為免拖累整個金融體系,聯邦政府不得不出資打救。又如,近年不少歐洲國家的銀行正面臨財務危機,甚至有銀行被迫清盤關閉。某些政府明令禁止沽空大銀行股票,因為它們察覺到有大鱷利用消息沽空造淡,藉以圖利。
同類情況在香港亦曾出現。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政府洞悉到有若干間大投資銀行或大基金聯手操控股市,此等炒家眼見風暴將至,先在期貨市場建立淡倉,並大量沽空股票,再利用傳媒全面唱淡,增加市場對金融風暴的恐慌,令股市急跌,他們便平倉以歛財。
此時政府入市打大鱷,首要是查找大鱷所沽空的股票從何而來,並設法截斷其貨源。首先,政府呼籲一些社會賢達,包括大基金或大資產擁有者如馬會等,不准其基金經理借出旗下的股票,變相堵截沽空的一個貨源。同時,證監高調宣佈,會嚴查非法沽空,並作出刑事檢控。所謂「非法沽空」是指,經紀行未得到客人同意,擅自沽出客人的股票,若干天後才以低價購回;又或經紀行根本無貨在手,只沽「白頭片」。此舉可阻遏經紀行大量暗中沽空股票,而導致股市大跌。
辯證看待政府救市
另一方面,金管局抽高拆息,令大鱷的借貸成本大升,大大提高融資難度。而且,政府出手入市,投入近2,000億港元購買恒指成份股,成為後來的「盈富基金」。最終令股市止跌回升,逐漸回復至較合理水平。
毫無疑問,政府「打大鱷」及盈富基金的設立是成功的例子。但當時一些社會領袖、學者及傳媒大力抨擊政府干預市場,說什麼「香港的自由經濟已死」、「香港已踏進最黑暗的時期」云云。今次中央政府干預市場,同樣被評為「粗暴干預」,歷史又重演一次,正是「太陽底下無新事」的最佳寫照。真不明白這些人何以用如此奇怪的眼光看事物,一錯再錯。
香港一例,證明政府適當介入市場,有助阻遏非法沽空等歪風,讓股市回到正軌。維護金融秩序是政府的責任,乃是常識,一些歐美國家也會在必要時刻干預市場。但香港或中央政府有需要干預市場時,卻被大肆口誅筆伐。為何西方國家可以,但中央和香港不能?此等論者是否戴了有色眼鏡、持雙重標準看事物?讀者宜保持清晰頭腦,切忌照單全收,人云亦云。
早前中國股市興旺,人人逐利,甚至有人利用非常手段來操控股價,以圖厚利,引致股市飆升後大跌,不少散戶受縛。情況恍如一個地方舉行盛事,人人興高采烈,蜂擁駕車前來參與,街道上擠滿了違例泊車,交通大亂,行人亦需側側肩才能通過,已有跡象出現人踩人的慘劇。政府知道事態嚴重,派出警察到場執法,警察一到,違例車輛立刻四散離場,道路交通回復暢順。
中國股市亦然,幾大投機家在股市翻雲覆雨,主要目的是為了賺錢,而非鬥氣,眼見政府執法,便立刻收歛,股市回復正常。近日公安部派出兩位副部長帶隊,進駐股市,徹查非法沽空,並明言會作出刑事檢控,A股馬上定下來,情況正好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