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人行上周五除了宣佈「雙降」措施外,亦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是為利率市場化踏出重要一步。 資料圖片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姚浩然
中國人民銀行於上周五晚宣佈,10月24日起將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基準利率各下調25點子,並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50點子。事實上,最近公佈的第三季GDP「破七」已反映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人行在年底前再進行雙降符合市場預期,此次降息降準的幅度亦未有驚喜,尤其作為今年六月以來第三次採取「雙降」措施,市場反應有所減弱,單是雙降消息短期對內地及香港兩地股市刺激作用不大,恒生指數周一更先升後跌,表現強差人意。
近年中國的經濟數據持續偏弱,出口和製造業下降,內需消費亦在內地股災後對經濟貢獻減慢,短期經濟增長動力主要依靠大型基建投資。筆者認為,要支持股市上揚必須從基本面着手,如企業業績改善、具體和實質的措施和政策等。內地今周舉行五中全會,焦點為「十三五」將落實的政策和扶持的板塊,除了環保新能源、互聯網+和醫療健康等熱門話題外,財政政策也有機會成為改革重點。
淡化對基準存款利率依賴
值得一提的是,人行上周五除了宣佈「雙降」措施外,亦宣佈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是為利率市場化踏出重要一步。 人行解釋,當前物價持續處於低位元,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條件成熟,加上過去人行已數次上調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釋放了利率上行的壓力,同時相信利率市場化的下一步將會是強化金融機構使用市場利率作為產品定價的基礎,例如上海同業拆借利率、國債收益率、基礎利率等,逐步淡化對基準存款利率的依賴。
冀全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筆者認為,此舉更是為人民幣國際化作鋪墊。最近有報道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於下月決定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儲備貨幣籃子中。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內地近年積極推動人民幣與外國市場的銜接,促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相關措施包括:擴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八月份一次性下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2%,以完善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擴大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換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以提高人民幣交易的靈活性。而除改革人民幣匯率報價機制外,利率市場化亦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因素。筆者相信,央行有機會藉「雙降」政策,放開對利率的管制,配合人民幣申請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貨幣籃子。■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