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富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國策推動 核電發展前景俏


放大圖片

■圖為大亞灣核電基地。資料圖片

何天仲 比富達證券(香港)市場策略研究部高級經理

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其間雙方宣佈了一系列經貿協議,而核電合作無疑是重頭戲之一。事實上,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之後,全球核電發展一度陷入停滯,內地也不例外。

不過,隨着近年內地更安全、更先進的「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通過驗證,內地核電開始重啟,內陸核電建設以及核電技術出口迅速成為重要國策之一。由於核電技術門檻高,投資規模大,且周期較長,內地核電行業發展前景惹人憧憬。

核電缺口大 發展潛力巨

截至今年8月中旬,內地在運或具備商運條件的核電機組共有26台,在建核電機組25台,二者相加總數位居世界第三。據國家能源局統計的數據,截至2014年年底,內地核電全口徑發電設備容量1,988萬千瓦,較上年大幅增長36.1%。不過,根據內地政府「十三五」期間核電發展的規劃,到2020年底前發電能力將提高至5,800萬千瓦,在2014年的基礎上,還需提升近2倍,可見核電缺口仍然非常巨大,預計未來5年可保持高增長勢頭。

「華龍一號」技術具競爭力

內地中部地區受自然條件限制,風電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難以發展,而火電又趨於飽和,且會造成污染,發展核電成為最優選擇。近年中廣核(1816)和中核的研發的第三代自主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已趨於成熟,核電安全性大幅提升,相信內陸核電建設將會更傾向於採用「華龍一號」技術,一方面新技術更加安全高效,另一方面也可積累商用經驗,有助將新技術出口至海外市場。

今年5月開工建設的中核集團福建福清5號核電機組,以及下半年即將開工的防城港二期工程,均採用「華龍一號」技術。出口方面,中核今年上半年與阿根廷達成合作意向,向其出口「華龍一號」核電技術;而近日中廣核向英國出口的也是「華龍一號」技術,均顯示中國核電技術已得到國際認可。中國核電技術成熟,且成本優勢大,加上有國家的大力支持,未來料可獲得更多訂單。

產業鏈方面,短期來看上游的特種鋼材及水泥,中游的核電設備供應商都將明顯受惠。其中,核電設備佔核電站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高達50%,主要包括核島(23%),常規島(15%)及輔助設備(12%)等,核島等設備供應商將可率先受惠核電建設提速。整體而言,核電技術出口短期內難有大規模突破,內陸核電建設仍是行業主要的增長動力,核電設備供應商的發展值得關注。

相關新聞
財經述評:港檢測認證優勢足 迎「十三五」機遇 (2015-10-23)
「土地供應論壇」具前瞻性 (2015-10-23)
新股專業戶有用武之地 (2015-10-23)
國策推動 核電發展前景俏 (2015-10-23) (圖)
百家觀點:從外訪談到投資者對消息處理 (2015-10-23)
熱點透視:老牌科技業者為何突熱衷併購? (2015-10-23)
百家觀點:內地GDP率破七 市場反應冷靜 (2015-10-20) (圖)
新興市場前景仍淡 短期難扭轉 (2015-10-20)
國策出台成市場關注焦點 (2015-10-20)
中國第四季消費增長料續加快 (2015-10-20) (圖)
「金九銀十」後 開發力度應提升 (2015-10-20)
財經述評:TPP助推中國深化改革和區域合作 (2015-10-16)
百家觀點:樓策應以維持大局穩定為重 (2015-10-16) (圖)
中國在環球貿易話語權日重 (2015-10-16)
內地宜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應對TPP (2015-10-16)
預期幾番轉變 普遍認定年內不加息 (2015-10-16)
政策破冰 互聯網專車再啟動 (2015-10-16)
百家觀點:加息一拖再拖 投資者最有耐性 (2015-10-13) (圖)
熱點透視:茶葉指數反映中國經濟兩重天 (2015-10-13) (圖)
黃金周欠理想 港股仍向上 (2015-10-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富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