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十二月十二日,一場極其盛大的電影首映式在荷里活隆重舉行。但最吸引小狸眼球的,並不是這部備受期待的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而是這場電影首映式的舉辦地-中國劇院。
眾所周知,中國劇院是荷里活的一個著名景點。她落成於一九二七年五月,以其中國式外觀和內飾的中國藝術概念而得名。這裡不僅有一百七十三位荷里活巨星留下的足印,甚至還有唐老鴨留下的可愛腳印,但鮮為人知的是,自二零一三年一月十一日起,這家久負盛名的「荷里活劇院」早已更名為「TCL中國劇院」了。對,就是那家知名的內地電子企業TCL集團,它早已花費五百萬美元拿下了「中國劇院」的十年冠名權。
其實又何止是TCL呢?在今年夏天熱映全球的荷里活大片《職業特工隊:叛逆帝國》的片頭,赫然排列在派拉蒙這家擁有百年歷史公司之後的,是馬雲的阿里巴巴影業,繼而是擁有政府背景的中國電影頻道。報道此事的彭博新聞社網站於九月五日還說,「萬達已經收購了美國第二大電影院線AMC娛樂控股公司」,去年還在比華利山置地擬投資十二億美元建造綜合設施,並稱之為「進軍荷里活的第一步」。
相較於中國人「進軍荷里活的第一步」來說,美國人進軍中國大市場的腳步顯然就更快了許多。據英國《衛報》網站在八月二十八日報道:「二零一五年至今的(中國)票房收入已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四十三。在十大賣座電影中,有四部是荷里活大片,為首的是《狂野時速7》,達到三億七千九百萬美元。」其中還說道:「本周,阿諾舒華辛力加主演的《未來戰士:創世智能》成了最新一部被中國拯救的大片。儘管該片在美國票房不佳,但在中國,上映首日票房達到二千七百四十萬美元,這預示着派拉蒙公司獲利豐厚。」
數字會說話,中國市場對美國的重要性在荷里活愈來愈深入人心。於是,小狸發現,以下的相關報道,真是愈來愈有趣了:
「荷里活已經走在了英國的前面。通過使用中國演員、在中國取景和植入中國公司產品,它一直在努力迎合中國市場。」(英國《泰晤士報》網站九月二十日報道)
「像《變形金剛:殲滅世紀》、《變種特攻:未來同盟戰》、《時凶獵殺》、《引力邊緣》、《鐵甲奇俠3》等許多電影都設計了迎合中國審查者和觀眾的情節。原因很簡單:這關係到一大筆錢呢!」(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十月十三日報道)
當然,「有趣」的背後,還是「獲利豐厚」。尤其在這一點上,荷里活已經比阿里巴巴或萬達的「第一步」不知快多少步了。據美國巨幕影院公司IMAX的首席執行官最新預估,中國將在兩年內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
市場在前,追來趕去。當荷里活遇到中國,其實也是中國資本、中國電影,以至中國本身走向世界的絕佳機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美電影可謂是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一個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