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慎防外資藉港「軟肋」衝擊兩地市場


周全浩 退休大學教授 資深股市分析員

中央推出「一帶一路」戰略及設立亞投行,令不少西方國家覺得受威脅。如今他們全面唱淡中國經濟,是圍堵中國的一部分。他們趁茪什篣g濟增長放緩,衝擊人民幣及A股,藉機混淆視聽,落井下石,動機明顯不過。

早些時A股狂升後暴跌,人民幣貶值,不少國際論者指股災已發生,勢必影響中國金融及實體經濟,並誘發新一輪「亞洲金融風暴」。憶及1998年,一些亞洲貨幣,如泰國銖、印尼盾和馬幣等受到衝擊,導致幣值大貶,是觸發亞洲金融風暴的主因之一。當時港匯、港股亦受累,需要政府入市打「大鱷」救市。

但中國的情況與此截然不同,因為中國手持全球最大的外擬x備,必要時政府有足夠資金,穩定人民幣匯率於合理水平。再者,中國的經濟實力強大,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趨勢。雖然中國近年出口放緩,但每年仍享可觀的對外貿易順差。投資性的資金亦錄得淨流入,縱然不少中國公司「走出去」買資產,但資金流入仍比流出的高。

事實上,人民幣自匯改後,已飆升了兩至三成,現時略為回落,只是幣值有升有跌的調整,並非跌勢已展開。過去一兩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只跌了8%,此等跌幅算強勁,不少國家的貨幣都試過。但其兌歐元及日圓等貨幣的匯率則上升不少,大跌之說不知從何說起?

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會的特別提款權機制,可望於今年成為官方認可的國際外擬x備之一。顯然人民幣要「走出去」,可能威脅到美元的主導地位,令西方國家忐忑不安,現時部分境外傳媒大力唱淡人民幣是否別有用心,企圖製造恐慌?

一些西方論者指,過去一年,中國的外匯儲備流失了逾數千億美元,按此流失速度,其儲備可能於數年內枯竭。中央政府不會任由外擬x備一直流失,此等言論並不客觀。

何況中國的金融市場尚未完全對外開放,設有外匯管制,每人每年最多只能壎X5萬美元等值的人民幣。假如中央政府眼見國家資金大量異常外流,可加強監察及執法,遏止地下錢莊或套匯等非法行為;另外,它亦可暫時叫停國企在海外的投資活動。可見中央政府要掌控大局,並不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炒家的炒技高超,股市炒上炒落都能漁利,有時沽空造淡,獲利更快,盈利更豐厚。香港和內地的關係唇齒相依,「大鱷」企圖「一箭雙鵰」,既唱衰中國,又從中伺機「掠水」,特區政府及本港股民宜小心為上。尤其本港金融市場自由開放,如同一個「軟肋」,港股港匯往往首當其衝受沽,近日港股港匯便拾級而下。

現時一些西方論者散播,本港的聯匯制度存潛在脫u危機。但香港現時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政府財政儲備亦豐厚,加上得到中央政府及港人的支持,本港的聯匯制度穩如磐石 。聯匯制度潛在脫u論別有用心。

如今港股大跌,相信過去幾個月,一些炒家在期權、期貨或港股市場早已建立不少空倉,大量斂財。當局須密切留意有無勢力暗中「掠水」。

內地A股上證綜指守穩於去年10月的低位2,850之上,但港股港匯是「軟肋」,易受衝擊。看來中央政府應與特區政府緊密合作,尤其是金管局、港交所及證監會,應嚴密監管、切實執法,維護香港金融市場穩定。

相關新聞
加強「一帶一路」教育 令反對派的誣衊不攻自破 (2016-01-21)
廿四味:陳文敏縱容罷課 港大亂象不斷 (2016-01-21)
香港多元文化可促進「民心相通」 (2016-01-21)
誰借銅鑼灣書店事件興風作浪? (2016-01-21)
速建高鐵助「一帶一路」 (2016-01-21)
青年議政:加強「合夥聯營」宣傳 搶佔前海專業服務先機 (2016-01-21)
罷課脅迫不可取 理性溝通最有效 (2016-01-21)
施政報告回應訴求需加快落實 (2016-01-21)
慎防外資藉港「軟肋」衝擊兩地市場 (2016-01-21)
來論:「鍾氏民調」不說真話 「一帶一路」是香港大機遇 (2016-01-20)
廿四味:黃之鋒要做「第三勢力」志在向反對派「逼宮」 (2016-01-20)
「魁北克模式」罷課企圖癱瘓港大拖垮香港 (2016-01-20)
施政報告提新猷 放下政爭謀發展 (2016-01-20)
新施政報告增資源穩定教學環境 (2016-01-20)
支援少數族裔 有政策也須宣傳 (2016-01-20)
國民黨犯三大錯誤導致潰敗 (2016-01-20)
中國股市頻現暴跌的根源何在? (2016-01-20)
港大學生罷課將自食其果 (2016-01-20)
政黨輪替雖成常態 「九二共識」仍是「定海神針」 (2016-01-19)
廿四味:梁麗幗搞罷課 幕後有黑手 (2016-01-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