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名片資源 本港眾多


放大圖片

■新界的舞麒麟

據媒體報道,不久前,「叉燒」、「飲茶」、「大排檔」等粵語中經常使用的詞彙,進入了牛津字典,可以說,這是日常生活中所具備的文化內涵得以獲得認可的一種初步體現。事實上,由於香港特殊的地理、歷史以及在世界貿易中所具有的作用,本港的名片資源其實非常豐富,既能夠體現到市民生活的點點滴滴,同時也是歷史的見證與文化的符號。

就歷史層面而言,香港的歷史與近代中國可謂息息相關。從新界的邊境禁區一直到中上環的歷史街道,充滿了孫中山及其同志為推翻滿清而付出努力的歷史遺蹟。反清革命中,十一次武裝起義,有十次是在香港策劃。而革命的活動也深深影響了東南亞的華僑華人。孫中山本人早年更是在香港求學。所以,香港在華人世界中具有非常獨特而驕傲的歷史地位。這些,同樣可以成為香港的城市名片。

而新界原居民或是客家人、福建人、圍頭人等不同族群所具有的語言、婚慶風俗、節日禮節,都是值得珍視的傳統文化與資源。香港擁有的,不僅僅是中環的高樓大廈,同時也有市民社會的細微點滴。城市的名片,不僅在寬闊的街道上,更在不同的社區之中,例如港島區的北角,便有「小福建」之稱。因此,多元文化、華洋雜處的城市特徵,讓本港擁有眾多珍貴的名片資源。■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相關新聞
地標文化 城市的名片 (2016-05-23) (圖)
名片資源 本港眾多 (2016-05-23) (圖)
採訪手記:城市名片是文化象徵 (2016-05-23) (圖)
記憶、情懷與展望--別致的糧船灣天后寶誕 (2016-05-09) (圖)
別樣的香港景象 (2016-05-09) (圖)
採訪手記:塑造深度的文化品牌 (2016-05-09) (圖)
東亞出版人聚首香港 縱論現狀與未來 (2016-04-25) (圖)
好書可遇不可求 (2016-04-25) (圖)
不可迴避的本港現狀 (2016-04-25) (圖)
朱高正儒家學說助己脫困 重新認知民族文化價值 (2016-04-11) (圖)
由《近思錄》談讀書 (2016-04-11) (圖)
講演側記::激辯內地人「質素」 籲青年學生包容非排斥 (2016-04-11) (圖)
探秘東亞大陸最古老部落 「池哥晝」列國家第一批非遺 (2016-03-28) (圖)
壯族《坡芽歌書》:古老情歌從偏遠山村走向世界舞台 (2016-03-28) (圖)
香港文學系列講座 帶來豐厚知識盛宴 (2016-03-14) (圖)
原居民區域 文化底蘊多 (2016-03-14) (圖)
中華文化不具擴張性 (2016-03-14) (圖)
刈間文俊:《董夫人》令我印象深刻 (2016-02-29) (圖)
採訪手記:影視是歷史之鑑 (2016-02-29) (圖)
日本藝術家保科豐巳 賦予水墨現代生命 (2016-02-2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