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F令軟組織發光 利追溯恐龍鱷魚鳥類起源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不少研究均提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為了解約有1.6億萬年前屬侏羅紀晚期、類似鳥類的「近鳥龍」的演化過程及其外表,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文嘉棋透過嶄新的激光誘導熒光技術,以高強度激光令骨頭周圍、肉眼看不到的軟組織發光,首次重現「近鳥龍」身體各部分輪廓,包括翅膀、腿部及腿上完好的鱗片等,有助為日後研究其他恐龍、鱷魚及鳥類的起源提供新線索。這項突破性研究結果日前於《自然通訊》上發表。
專家一般難以單從恐龍骨骼的化石準確地推敲它們的外觀,於是文嘉棋之合作夥伴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 Advancement的Tom Kaye研發出激光誘導熒光技術(Laser-stimulated fluorescence,LSF),利用紫色激光在黑房中掃描化石。
LSF是一種革命性新技術,透過發出高強度激光,以「刺激」停留在岩石基質的皮膚原子,即可重現恐龍身體部分輪廓。
文嘉棋表示,研究人員以往會利用紫外光照射恐龍化石作研究,但新技術就比傳統技術看得更加詳細及準確,「雖然機器可發出強光,但使用時加上玻璃濾鏡,照射時就不會對化石造成損害。」
細微至皮膚紋理
為研究約1.6億萬年前屬侏羅紀晚期,一種帶羽毛、類似鳥類的「近鳥龍」(Anchiornis),文嘉棋的團隊花了3年多前往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收藏最多「近鳥龍」標本的山東省天寧自然博物館,檢視超過200件標本,並挑選出十多件,定量重建結果,獲得該恐龍身體各部分的輪廓,包括翅膀、腿部、腿上完好的鱗片及尾部,細微得連皮膚的紋理都觀察得到。
這是首次有古生物學家根據恐龍的骨肉組織準確重塑其輪廓外貌。從化石推斷,「近鳥龍」由頭至尾身長約40厘米,並在炎熱潮濕地帶生活。
助掌握鳥類起源
由於「近鳥龍」的生活時期與古生物學家認為鳥類首次出現的時間接近,而其翅膀形狀和現代鳥類在各方面亦十分相似,加上其羽毛平均分佈,保留了原始特徵,這對了解其飛行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亦有助掌握鳥類起源,及進行同為恐龍近親的鱷魚、駝鳥等的相關研究。
文嘉棋在上月8日起於網上免費公開教授有關恐龍生態系統的課程,現有來自約100個國家及地區約1萬名學生就讀。有興趣人士可瀏覽https://www.edx.org/course/dinosaur-ecosystems-hkux-dinox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