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過去一星期,港股延續升勢,突破26,000點,創出近一年高位。不過,上星期「超級星期四」,包括歐洲央行議息、美國科米聽證會及英國國會大選,三大事件之中,英國大選結果叫人意外。再加上,法國國會選舉中,留歐派有機會大勝,對英國脫歐進程弊多於利。相信外圍因素對港股帶來短期震盪,恒指或借勢出現高位整固。
上周四,英國國會大選結束,由文翠珊領導的保守黨於650席中奪得318席,較上屆選舉失去13席,未能奪得半數議席而失去國會控制權,換句說話,文翠珊原本希望增加脫歐談判籌碼的策略徹底失敗,同時亦顯示國民對硬脫歐支持度下降。
英鎊中短期有機會下試低位
筆者認為,英國國會選舉結果顯示英國內部分化,文翠珊及保守黨執行決策的難度提升。出乎市場意料的選舉結果公佈後,英鎊急跌超過2%,低見1.2644美元,反映投資者對英國前景感到不樂觀。再者,三大評級機構,惠譽、穆迪及標普未對英國作為評級調整,但發表聲明指英國政治問題將有可能影響脫歐過程,並對國家經濟帶來風險。筆者預料三大評級機構的警告,將進一步削弱投資者對英國信心,有機會促使資金流出英國,甚或令跨國公司總部及生產線撤出英國,英鎊中短期有機會下試低位。
另一方面,法國上月總統選舉,留歐派候選人馬卡龍當選,而法國國會選舉分別於本月11日及19日進行兩輪投票。第一輪投票,馬卡龍所屬的共和前進黨得票率近三分一,極大機會奪得國會控制權。英國於本年三月啟動《里斯本條約》,按計劃,歐盟與英國將於6月19日會進行脫歐的談判。法國留歐派於總統及國會選舉雙雙勝出,對於歐盟來說,增強歐盟於英國脫歐談判的話語權,令英國於6月19日的脫歐談判中,難以得到甜頭,為英國日後經濟發展帶來多一重不確定性。
歐洲政局實際影響有待觀察
港股投資氣氛受到歐洲政局影響,但依目前來看,實際經濟影響仍然有待觀察。短期內,美國周二及周三將公佈一系列重要數據,包括物價指數和零售數據,及聯儲局議息會議於周二及周三舉行。預計港股走勢繼續由外圍主導,本周觀望情緒延續,恒指於25,500至26,000點水平上徘徊。(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無持有上述股份權益)■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