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廿四味】黃毓民借「青年新政」翻身?

2017-06-19

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近日網絡上興起一股「退款潮」,事緣隨着「熱普城」內鬥進入白熱化階段,雙方陣營互揭陰私、泥漿摔角,再加上鄭松泰將支持者嘲諷為「白痴」,這些都令不少網民心灰意冷,過去不時捐款資助黃毓民、黃洋達的網台,現在自然要求「回水」,其中尤其以黃洋達的《熱血時報》損失最為慘重,在這場內鬥中可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過說這是一場內鬥,其實不算準確,鬥確實有鬥,但主動的從來都是黃毓民,是他借被網民狙擊、借收陰司紙、借秘密錄音等事件發難,將黃洋達、鄭松泰往死裡打,很明顯,這是一場有計劃的「清黨」行動,目的是要反擊黃洋達的步步進逼,在過程中因為鄭松泰最終選擇了黃洋達的一邊,於是被黃毓民順手收拾,而陳雲等投機人士亦一併「處理」。經此一役,「熱普城」將不復存在,繼社民連、「人民力量」之後,黃毓民第三次完成了「清黨」。

這次「清黨」說明了一個事實:就是早前黃毓民所謂退出政壇,根本只是煙幕,甚至可能是引蛇出洞的陽謀。如果他真的退出政壇,真會如此猛打黃洋達、鄭松泰?他近月的表現絲毫沒有退隱之象,反而是動作頻頻,四處開火,何來退隱之意?這次「清黨」行動不過是眼見大權旁落,於是以退為進,設下陷阱,將黃洋達一鋪清袋。論權謀,「熱血公民」一眾三流人物怎可能鬥得過「教主」?

然而,黃毓民「清黨」之後又再變成無兵司令,政治力量大減。所以,筆者聽聞黃毓民「清黨」之前,已計劃與「青年新政」以至「本土民主前線」合作。在上屆立法會選舉,兩邊陣營為了議席雖然殺得面紅耳赤,但黃毓民其實與他們過節不深,不少「青政」、「本民前」人士亦一直視黃毓民為偶像。因此,當黃毓民發覺黃洋達逐漸不受控制之時,隨即有了「換人」之意,而在立法會宣誓一役元氣大傷的「青政」自然成為其首選。據悉,黃毓民早前已私底下接觸「青政」,並提及之後的九龍西補選部署。屆時,黃毓民將會支持游蕙禎或其他「青政」人士參選,包括署名支持、為其站台等,目的是通過協助「青政」取回議席,讓黃毓民做「太上皇」。假如「青政」最終沒有合適人選,黃毓民甚至不排除親自掛帥。

其實,黃毓民這種合縱連橫手段,多年來早已屢見不鮮,在社民連被陶君行邊緣化,他隨即找來「馬草泥」等人發動「倒閣」,及後「倒閣」失敗他馬上成立「人民力量」,扶植劉嘉鴻做「兒皇帝」。在「人民力量」失勢之時,他又找來黃洋達、陳雲組成「熱普城」。現在黃洋達又變成了「反骨仔」,他再找來「青政」,又有何出奇呢?況且「青政」已淪為過街老鼠,巴不得有黃毓民來扶他們一把,彼此各有所求,於是即將到來的九西補選,就是黃毓民與「青政」的首度合作。

黃毓民目的很清楚,不論是「清黨」或是連結「青政」,都是為了翻身,為了重奪政治能量,從而撈取利益。沒有議席的黃毓民,什麼也不是,連黃洋達及「熱血公民」的嘍囉都可以對他隨意嘲諷,借「青年新政」翻身,也是迫不得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