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城市設計與孤獨感

2017-08-19

■ 葉輝

話說城市設計的重要性,當然遠遠不止於讓世人感受好的美學層次,而有若干研究結果顯示,人們倘若成長於城市,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機率或會倍增,從而患上抑鬱症及慢性焦慮症等等,這些俱為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換句話說,居住環境與精神病其實大有關係,引發人們罹患此類疾病的源流,乃研究人員所論述的「社會壓力」,皆因缺乏社群關係的融合及凝聚。

海德堡大學的安德莉亞.梅爾-林登伯格(Andreas Meyer-Lindenberg)乃有此說法:城市生活會改變某些人的大腦生理狀況,從而引致右側背外側的「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及內裡的灰質減少;而早前的研究顯示,大腦變化與人類在早期生活中所承受的壓力相關。

乍聽起來,那似乎與世人的直覺相違悖:城市人群的聚集應當可為人們提供更多的社交可能,此話表面上似是正確的,但實際上生活在城市中,並不容易找到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而有意義的社會社交活動。

孤獨社交已被城市管理者列為許多疾病發生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那麼,有沒有可能就從城市設計茪漶A從此抵抗孤獨社交而建造帶有健康社交的城市空間呢?

此一設想的首批研究者之一乃社會學家威廉.懷特(William Whyte),他建議城市設計者在公共空間內放置各種裝置及其設計,可促使人們的身體有更近距離接觸,從而可能提升置身其間者自由交談,他稱之為「三角策略」(Strategic Triangle)。

就在1975年,懷特一位同事所發起的「公共空間項目」(the 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創造奇蹟,從而改變人們利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方式,在此一項目的設計下,洛克菲勒中心地下大堂的紫杉樹旁,增多出一排長椅,而非管理層起初想要的那種使人們不願意靠近的尖狀設計;更有承建商將「公共空間項目」所設計的風格應用於時代廣場上,為廣場添置一排花崗岩雕塑長椅,從而以突出此一信息:曾泊滿汽車的地標廣場,如今已變成步行者的休憩地點了。

豐富多變的公共空間雖然不至於驅散城市的孤獨感,卻有助於提升置身其間者的參與程度,讓他們對周遭環境感到更為舒適;加拿大城市設計心理學家埃拉爾德有此說法:「對一個人來說,與成千上萬的陌生人共同居於一個空間內,其實就是非常非自然狀態,而城市設計的一大任務正是處理此一問題。世人如何能建造一個在如此生存條件下善待他人的社會?當人們感覺好時才更有可能善待他人;只有內心傾向於積極,才更有可能與陌生人交談。」

如果人們總迷路而找不到方向,那麼,他們對城市生活的感受必然是消極的;相比某些城市,何以有些城市較容於導航呢?世人走在紐約的網狀街區中,尋找道路相對容易,而倫敦街區乃一個大雜燴,沒有一致的方向,城市中間又有泰晤士河蜿蜒流過,因此眾所周知,倫敦的道路就像一個謎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