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題拆解:題目要求學生利用資料進行回應,回答時盡量引用資料中的例子。學生需就公平貿易的不同向度分析,以達「多角度」的回應,可考慮以「持份者」角度進行分析(如:農民、企業、消費者),亦可從「可持續發展」的向度進行說明(如:環境、經濟、社會、與下一代關係)。
b題拆解:題目為建議題,學生需就題目賦予的角色出發(政府),並以詳細的說明回應「公平貿易的限制與不足」。由於題目中未有明確指出什麼是「限制和不足」,回應時先指出現時公平貿易面對什麼問題。建議題包括以下項目:目的、對象、具體內容、成效、可行性。
【參考答案】
(a)
持份者 好處
農民 一、農民的產品都設最低收購價保證,確保他們收回成本,能持續生產
二、有社區發展金收入的保證,有關收益可用作改善生產力和社區設施
三、避免被剝削,以較高的價格出售農產品,提升生活素質
四、帶來新的職位,解決失業問題,或可協助小農轉型
消費者 一、可實踐自己的原則和信念
二、可幫助農民更有力地回應不公平待遇
三、產品的品質和來源有保證
商家 一、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二、作為公關宣傳的一種,提高產品給消費者的信心
三、有利企業長遠效益
生態環境 一、鼓勵環保的耕作/生產方式,如有機耕種
二、減少使用污染物、殺蟲劑和化學藥品
(b)
「公平貿易」的限制與不足:
價格下調空間有限:公平貿易以高於國際市價的價格收購咖啡,零售價格缺乏競爭力,吸引力有限。
消費者認識不足:只以「價格」作為選擇貨品的原則,忽略了背後的生產過程或負面問題。
農民受惠程度成疑:由於市場結構沒有改變,在小農與買家的交易中,依然存在議價能力不平等的情況,如與企業的協約條款有改變,都未必有能力爭取,關係中為被動角色。
方法 成效
宣傳/公眾教育 向消費者推廣公平貿易產品、背後的理念、對環境 及小農的好處等,強調「消費者責任」。
加強對農民教育 提升小農對市場的認知,明白自身的權利,改變被動的貿易關係;鼓勵建立合作社或工會,以團結力量,於適當時組織起來爭取權益。
鼓勵不同的企業 以不同方式鼓勵企業或零售商加入,如推出不同的
或零售商加入 認證制,嘉許加入公平貿易的企業,以提高企業的 知名度,提升企業形象。
設立機構監察 了解公平貿易於各地的推行情況,監察運作情況, 協助小農及企業建立長遠平等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