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菊香梵影裡的佛慧山

2017-10-10
■佛慧山上的摩崖石刻。 網上圖片■佛慧山上的摩崖石刻。 網上圖片

朱文興

又逢一年秋風爽,正是金菊飄香時。秋意漸濃的一天,我出千佛山南門,過旅遊路向東,取道北路登佛慧山。早就聽說佛慧山比千佛山成名還要早,明代崇禎年間《歷城縣志》所載「濟南八景」之一的佛山賞菊就源於佛慧山。

經過開元勝景石牌坊,石柱南北兩側的兩副楹聯吸引了我。北側的楹聯是,「梵音遠逝青山無語松韻近,勝蹟留蹤芳草有情柳煙輕」,橫批是「開元遺韻」;南側的楹聯是,「徑滿松蔭雲闊地,峰多禪跡法彌天」,橫批是,「青巒洗心」。情景交融的這兩副楹聯,一下子把我引進了佛慧山獨有的菊香梵音裡。

穿過開元勝景的石牌坊,沿蚑L谷山澗前行,眼前是一派空谷尋幽的意境:天高雲淡,峰巒突兀,澗谷縈迴。澗旁崖邊,到處是大片大片的菊花,金燦燦的,那樣的壯觀,那樣的熱烈;更有一簇簇野菊在崖旁壑間懸掛下來,那樣的率真,那樣的閒適,那樣的逍遙,與穿點其間的黃櫨和五角楓交相輝映,構成一幅「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水墨畫。

順茼惕撉漸蛚布B級而上,行至半山腰的山坳裡,在兩山回合懷抱之間有一片開闊的台地,三面峭壁陡立,四周松柏覆蓋,是千年古剎開元寺遺址。據續修《歷城縣志》記載,寺址崖壁上遺存「大隋皇帝」四字殘跡。駐足此地,耳邊彷彿響起了裊裊梵音。佛家早在隋代就已涉足濟南這塊風水寶地。從唐代佛教盛行時期始建,到北宋景祐年間重建,開元寺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當時,開元寺殿堂利用天然地貌依石而建,寺門朝西,寺內有正殿配殿和山門,可惜到解放前就已坍塌殆盡,好在開元遺韻依在,環寺山崖上佛龕和摩崖石刻眾多,僅唐代建寺之初雕鑿的造像就有五六十尊,最大的一尊在琵琶洞內,雕鑿於唐貞觀年間,高達六米。雖然這些造像的臉部早在明代建文年間燕王起兵南下時就已被損毀,但所蘊含的濟南先祖的聰明與才智永遠令後人敬佩。

開元寺遺址東北崖下有一個洞,清泉從洞頂崖壁滲出,如同滴露,叫做滴露泉,也稱甘露泉,因水質甘甜,遊歷佛慧山的歷代名人名士大都在此沏茶品茗、休憩賞景,故又名「試茶泉」。明代著名詩人王象春在登佛慧山後寫下了《登高》詩,「登山須上大佛頭,紅樹黃花急暮流;佛慧寺旁看石壁,試茶幾代有題留。」詩中的佛慧寺就是開元寺,開元寺原來因山而名叫佛慧寺,而濟南城內縣西巷一帶本來有一座開元寺,明代初年被改為知府衙門,開元寺的僧人併入佛慧山中的佛慧寺中,佛慧寺便改名為開元寺。

從開元寺向南,山勢不再平緩,沿茠Q柏掩映下的陡峻山道向上攀行,曲徑通幽,秋色迷人。累了,在路邊的涼亭裡小憩,看蚖歲B的涼亭和山澗小橋,猶如天上的千年美景降到了佛慧山上,充滿詩情畫意和夢幻般的浪漫。邊歇邊走,很快就到了佛慧山的主峰下。山陰懸崖處有依山鑿就的佛窟,內有高大的摩崖石佛雕像一尊,高約七點八米,寬約五點四米,只雕胸肩以上佛頭,「大佛頭」因此而得名,成為佛慧山的俗稱。這尊釋迦牟尼佛像,臉形方圓,身披袈裟,頂挽螺髻 ,形體高大,法相莊嚴,呈盛唐時期風格,是濟南地區現存最大的古代佛頭造像。佛龕外東側石壁上雕刻有方形單層密簷的高浮雕雙塔,塔間嵌有北宋景祐三年題記一則,可知是宋代的摩崖石刻作品。

從大佛頭佛窟再向上攀登幾十米 ,就到了文筆峰的頂峰,只見與佛慧山連在一起的有五、六個山頭,屬泰山山脈的餘脈,連綿起伏,層嶺迭翠,壯麗無比。下佛慧山向西北行,再稍向西拐,便到了羅袁寺頂山。此山峭壁陡立,松柏覆蓋,清秀幽深,海拔有四百一十米 。距山腳下五百米處的懸崖上,有一處十三米高的石崖。上面崖頂略向前拱,猶如天造的房簷,隨山就形的崖壁上雕刻了眾多佛像和銘文題字。造像呈一字形排開,整個區域最高高度約五米 ,最低高度約零點七米,總面積約三百平方米。因岩石呈黃色,故稱黃石崖造像。據史料記載,黃石崖造像為北魏正光四年開鑿,歷時十七年,到東魏興和二年全部完工時,共有七十五尊。所有造像隨山就形,集中分佈在天然洞窟內及左右崖壁上。天然風化、戰亂人禍等歲月的風霜,使洞內造像只剩三十二尊,洞外造像只剩六十八尊。這些石刻造像或坐或立,也有飛天姿勢,個個蚍韁f雙肩袈裟,服飾肥大,兩肩下垂,呈現出北魏孝文帝提倡穿漢服的衣荅S徵,衣紋多用直平階梯式刻法,是佛教早期傳入中國東部的鮮活例證。歷代名人名士遊歷佛慧山後在黃石崖留下了許多題記,僅北魏至明代的造像題記就尚存六則。北宋大觀二年,濟南傑出詞人李清照的父親、北宋學者李格非曾隨齊州知州梁彥平到佛慧山賞菊,在黃石崖題下了「朝清郎李格非文叔」八個字。千佛山的摩崖石刻是隋代的造像,而黃石崖造像是北魏至東魏的造像,比千佛山的至少早了六十年,是山東石窟摩崖中最早的作品之一。濟南的摩崖石刻雕像之所以特別多,其中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故事,傳說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青年時代曾流落山東,與濟南郡歷城的平民子女呂氏成婚。隋文帝為了紀念自己的父親,在濟南大舉佛事,便成了當時的一處佛教中心。

黃石崖平台壁間的佛陀、菩薩共分七個區,置身期間,猶如浸潤在菊香佛影裡。進入佛像最多的中間一個石窟,是黃石崖造像的主窟,一個天然的裂隙式溶洞,高約三米,寬約兩米,長約四米。洞中有石隙通到山頂,每逢雨季,有一股清澈的細流流出,形成的山泉叫作「斂泉」。石窟的東壁為坐像,西壁為立像。佛像背後,雕有圓形頭光、舟形身光、火焰背光,外飾卷草圖案、梅花如意、二龍戲珠。主窟東側南石壁上有一個小石窟,內有一尊佛像兩尊侍者造像;主窟外西側南石壁上,由西向東有五個區域的造像,呈坐式、立式和飛天式等禪定說法姿態,用高浮雕刻法,雕工精細,形象逼真,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尤其是第一個區域的五排造像,鐫刻於北魏正光四年,是整個黃石崖石窟雕的年代最早、保存最為完好的摩崖造像。

離開黃石崖石刻造像,沿彎彎的石階下山,自然野性的山坡上,綠草統統被蓬勃茂盛的金菊攔在身底,一片片的野菊花,鋪在澗底,掛在崖邊,臥在路旁,貼在峭壁,肆意燦爛,壯麗無比。從佛慧山上北眺千佛山,東西橫臥,盡收眼底,本來溝壑相連的兩座姐妹山此時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都浸潤在菊香梵影裡。我猜想,濟南傑出才女、宋代婉約派大詞人李清照當年如見到此情此景,一定會詩興大發,又吟出一首《如夢令》來:常記佛慧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下山,誤入菊花深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