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來鴻】月圓如畫,月缺是詩

2017-10-03

翁秀美

桂子飄香染中秋。其時,明月當頭,萬民同樂。

這輪永遠一塵不染、象徵茞貍M美滿的圓月,有雅致的別名,有美麗的傳說。當月掛中天,清輝普降,說不出的柔和淡雅,溫婉宜人。這一刻,它盛人眼淚,寄人祈願,伴人歡笑,亦解人相思,是世人情感寄託與安放的載體,也成為文學文本中不可或缺的藝術意象。

清代學者朱象賢《聞件偶錄》中說到蘇州的上方山東臨時湖,湖中有一座寶帶橋,橫貫南北。寶帶橋有五十三個橋洞,當明月升起,月光映水,正對蚞繻},一洞一個月亮,五十三個月亮連成一串,景象壯觀,被稱作「串月」。每當農曆八月十八日,月光明亮之時,人們都登山觀月,叫做「看串月」。

八月十五,這清澈的冰輪之下,萬家團聚,歡聲笑語,便是人生所有順心暢意之事皆在今夕也。有一個謎語的謎面為:十六成親(打一成語),這其中,十五月圓稱「望」,十六便是過了「望」,因此十六扣「過望」,成親便是大喜。謎底為大喜過望。

月圓花好之時,也有人對月長嘆,吐出幽幽心緒。明衛泳在《閒賞·中秋》裡寫有:銀蟾皎潔,玉露淒清,四顧人寰,萬里一碧。攜一二良朋,鬥酒淋漓,彩毫縱橫,仰問嫦娥:「悔偷靈藥否?」安得青鸞一隻,跨之憑虛遠遊,直八萬頃琉璃中也。月圓之時,是不應有恨的,但孤獨總是一種精神上的痛苦,無處不在,面對圓滿之月,這種感覺或許更甚。便是蘇東坡,也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之歎,但到底跳脫開來,曠達地表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間萬事,繁華時,也即是消歇之時。月,亦是如此。該缺之時便缺,該圓之時便圓,月圓之後,漸減清光,漸漸如u。如草木的榮枯,如花朵的開落,如人生的跌宕,如生死的輪迴,周而復始,永不止歇,無有盡時。「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當年的問月者,歎月者,今已不在;如今的望月者,賞月者,又有多少古典情懷?月亮,依舊在天上,落一地月光,世界清淨無語,彷彿在提醒人們,月圓過後,也便是平常之日月了。中秋之月,一年僅一回,都道月圓最珍貴,月缺乃尋常,卻不知人生多少尋常事,終究伴在月缺時。

《說文解字》釋月為:「月,缺也。太陽之精,象形。」就是說:月,虧缺。太陰的精華。象形。

甲骨文與金文中的月字,描摹的都是一輪缺月的形狀。雖有變化,但終究是缺多圓少。半圓的月叫做「弦月」,從外形上來說,半圓的月像弓和弦,圓的一半像弓,直的一半像弓弦。每月的陰曆初七初八,月亮缺上半,叫做上弦月;到了二十二、二十三,月亮缺了下半,叫做下弦月。白居易「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就是描寫上弦月的清秀模樣。豐子愷的畫作《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聚散一瞬間,惟有情無限。更是清幽平淡,意境極美,意味深長。

農曆初二晚,與朋友們樓上聚會,華燈初上,遠山含黛,木瓜樹掛了果,楊桃樹開茠寣C在木瓜枝頭,深青色天幕之上,一彎新月,靜觀人間,如新芽一葉,恰女子新眉,散發出恬淡的寧靜與喜悅。遠處說笑聲不斷,對此月,此際,耳邊似乎聽到久遠的黃梅清韻:夜靜猶聞人笑語,到底人間歡樂多。我問天上彎彎月,誰能好過我牛郎哥......

月缺時,未能有滿把清亮光華,即便是月色一縷,也能暖了人間。缺月漸圓,圓月又缺,永琱變的變化,令人心醉。張愛玲曾說:月圓如畫,月缺是詩。如此,請珍惜月圓,珍愛月缺,讓這美好的圓圓缺缺,為我們的平常日子,注入空靈渺遠的畫意詩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