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養生坊 > 正文

養護脾胃 從飲食開始

2017-12-03

現今社會罹患糖尿病、高膽固醇等慢性疾病的人數愈來愈多,這可能與現代人不注重節制飲食、營養平衡等基本養生原則,導致脾胃損傷有關。其實,脾胃的好壞,可以反映到人的健康情況,要健脾養生,我們必先從了解脾胃開始。

■文︰香港中醫學會歐卓榮博士、宋芷昕 圖︰資料圖片

脾與胃在五行屬土,位居中焦,經絡互相聯絡而構成臟腑表裡配合關係,因此經常被一同提及。每個人從出生離開母體,直到生命結束前,都需要透過後天飲食的供應而生存,而這個重任則由脾胃負責。因此,有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結論。

了解「脾」生理功能與養生

「脾主運化」,是指當飲食水穀經口攝入後,除了經過胃的受納和腐熟作用,必須依賴於脾對飲食水穀進行消化,從中吸收並轉輸水穀精微,通過脾的升清作用,上輸給心肺,化為氣血,而後輸佈全身,來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如果脾運化功能失常,則出現腹脹、食慾不振、倦怠、消瘦等表現。「主統血」,即指脾有統攝血液在經脈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脈外。

另外,沈目南《金匱要略注》說:「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指出脾之所以能夠統血,與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有關。如果脾運化功能失常,則氣血生化無源,氣血虧虛,氣不攝血,而導致出血情況發生。

中醫「治未病」,就是採取預防或治療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從預防而言,強調「未病先防」、「瘥後防復」,這就是養生之道,不少中醫經典著作都記載古人如何透過生活飲食多方面來健脾養生,現歸納數項可供參考。

一.飢飽適度 切勿暴飲暴食

唐代醫家孫思邈在著作《千金要方》中提出:「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認為「凡常飲食,每令節儉,若貪味多餐,臨盤大飽,食訖,覺腹中脹氣,或致暴疾」,指在大飢大渴時不宜吃得過飽或大量飲水,以免脾胃負荷過重,使其運化失常,即《內經》所言:「飲食自倍,脾胃乃傷」。

二.不宜過分肥甘厚膩

《素問.奇病論》中記載「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使人中滿」,就是指多食肥膩及甜食可傷脾胃。中醫雖認為甘味入脾,能夠補益脾氣,但甘味性緩,若過食之則會使脾氣壅滯,而肥膩之品又不利消化,故兩者皆不利脾氣健運,久之則易生食積,又或化濕生熱。《類經》云:「肥者味濃助陽,故能生熱;甘者性緩不散,故能留中」。在日常生活中,每逢農曆新年等節日,人們都會進食糖果糕點,過食則會損傷脾胃,出現不適症狀而求診,此為典型例子。

三.飲食要均衡定時

現代人生活壓力緊張,經常飲食不定時、不注重營養,甚至廢寢忘食,這都是損傷脾胃的表現。在《素問.上古天真論》:「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就是說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照一定時間有規律地進食,飲食營養均衡,養好脾胃才能夠預防疾病、延年益壽。

四.調暢情志 運動養生

中醫認為各種情志分別對應不同的臟腑,而情志精神刺激過度,會直接影響內臟的氣機,導致氣滯不行。以脾作為例子:「思則氣結」,如果思慮過度,就會損傷脾氣,使人精神倦怠、納呆少食、胃脹等脾氣鬱滯的表現,此時我們可以透過運動來調暢情志。

古人認為傳統保健氣功如「八段錦」、「太極」均源於中醫理論,透過一系列伸展運動,以活動筋骨,調節氣息,靜心寧神來疏通經絡,促使血脈流暢,能增強體質,減少或防止疾病的發生。而且運動也是發洩情志的方法,亦可刺激胃腸道蠕動,提高消化吸收力,達至健脾養生。

黃色食物有益脾健胃功效

中醫認為部分黃色食物在五行中與脾一樣屬土,能入脾胃,而食物中自然的甘味,也有益脾健胃之功效,如南瓜、番薯、馬鈴薯等都是健脾而且易於消化的食材。常用健脾中藥如淮山、芡實、蓮子、茯苓等,現今多用作湯水之用。

《內經》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主張主食宜粗細搭配,副食宜葷素搭配,以保證人體全面的營養需要。在《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中講:「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因此,養護好我們的脾胃,健脾益氣,是維護後天之本,是防病抗衰、延年益壽的重要原則。以下介紹之食療可供參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