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車廠鬥快研發 「收油」可保安全

2018-03-21

近年自駕車成為熱門話題,傳統車廠如通用及豐田和新創企業Uber等投入合共數以十億計美元研發。開發商認為,自駕技術較人手駕駛安全,最終會取代後者,消除醉駕和藥駕等人為失誤導致的致命事故。然而在技術層面,自駕車仍處發展初段,需更多時間實驗才可真正上路。

杜克大學機械工程教授卡明斯前年曾警告,車廠紛紛將自駕系統應用在新車上,「毫無疑問總會有人死於這種科技,問題是何時,以及如何減輕該風險」。卡明斯前日表示「我們知道這一天會來臨」,又指出自駕車識別系統在偵測行人方面的表現非常不穩定。前年佛羅達里州一輛Tesla Model S汽車撞貨車,導致司機死亡,就是因為系統受日照影響,偵測不到白色貨車車身。

Uber旗下自駕車合共試駛了300萬哩,科企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自駕車Waymo亦僅試駛500萬哩,與業界設下1億哩的總試駛距離仍相去甚遠。美國汽車安全研究中心總裁萊文表示,今次Uber事故將令消費者對自駕技術的信心倒退數十年,呼籲車廠「放慢速度」。美國國家城市交通官員協會總裁貝利也指出,在馬路試車的做法已無法確保行人安全,不可讓車廠為了爭相推出自駕車,而降低安全水準。

然而,鑑於業界已投入大量資金,對自駕技術的研究只能繼續下去,直至證明對公眾安全才正式推出。更重要的推動力是市場需求,消費者希望自駕技術有助降低乘車成本,並令出行更方便。■英國《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華爾街日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