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大地 > 正文

最早樂器「賈湖骨笛」復原 下月首奏8000年前天籟

2018-04-11
■上海音樂學院團隊復原後的「仿製骨笛」,與「賈湖骨笛」音色接近。  網上圖片■上海音樂學院團隊復原後的「仿製骨笛」,與「賈湖骨笛」音色接近。  網上圖片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竹笛演奏家唐俊喬領銜的藝術家團隊已成功復原8,000年前中國先民製作、吹奏的「賈湖骨笛」,並以此為靈感創作了大型原創民族器樂劇《笛韻天籟》。在今年5月舉行的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上,《笛韻天籟》將登台首演,讓人們傾聽來自遠古的「中國之音」。

骨笛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事實上,笛是最具中國文化韻味的樂器之一。與笛同屬中國民族樂器的二胡、琵琶等,無不具有舶來文化基因,惟有笛子是源自中國文化、土生土長的樂器。上世紀8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發掘出30多支用丹頂鶴尺骨製成的骨笛。「賈湖骨笛」是中國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也被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唐俊喬介紹說,「賈湖骨笛」出土之際,素有「江南笛王」之譽的浙派笛藝創始人趙松庭受邀吹奏骨笛,留下了珍貴的音樂資料。趙松庭曾希望復原「賈湖骨笛」並登台演奏,但他心願未了便抱憾辭世。

歷時一年試驗逾60次

2016年底,作為趙松庭的女弟子,唐俊喬申請國家藝術基金支持繼續推動復原工作。唐俊喬邀請資深製笛師王建宏共同復原「賈湖骨笛」,歷時一年,試驗60餘次。根據中國已有考古發掘的相關研究成果,先後採用紅木、紫檀、杉木、紫竹、湘妃竹、苦竹、樹脂合成材料等進行反覆實踐和實驗。最終,他們以樹脂合成材料和苦竹復原出了「非常接近」「賈湖骨笛」的音色。對比當年趙松庭留下的音頻資料,上海音樂學院團隊復原後的「仿製骨笛」與「賈湖骨笛」音色接近,但音準更準確、音質更豐滿。 ■新華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